人员查询>>
各地人民调解组织创新机制、用好平台,加快调解中心建设—— 覆盖更广泛 调解更有效
2022-03-23 08:08:33

 核心阅读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各地人民调解组织加强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凝聚多方力量、开拓专业领域、做好网上服务,切实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全国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已经形成。

 

  摆事实讲道理

  赢得群众信任

  “如果再不清理小区围栏外的垃圾,我们就不再交物业费了!”今年2月初,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区居民张某等人来到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反映,紧邻小区的围墙外有一堆垃圾,“天热时臭气熏天,天冷时尘土飞扬,居民常年无法开窗通风”,物业却拒绝清理,希望进行调解。

  了解情况后,调解员一方面安抚和劝导大伙儿,稳住居民情绪,一方面赶往小区现场查看情况,并联系物业工作人员。“我们也理解居民的感受。”见到调解员,双方都冷静下来,物业经理的态度缓和了下来,表示尽快处理。

  “垃圾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还存在火灾隐患,安全无小事!”调解员耐心劝说,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物业经理组织人员在3日之内将垃圾堆清理干净,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你们的调解工作真管用!”调解结果让人信服,居民们纷纷点赞。

  “人民调解员植根基层,来自群众,熟悉社情民意,处于预防化解矛盾的前沿,灵活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河北省司法厅副厅长王金水介绍,在调解工作中注重吸收退休政法干警、老教师、老党员等人士居中调解,更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全国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近年来加大工作力度,调解纠纷成功的数量占调解纠纷总量近80%。”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国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已成为诉讼外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重要方式。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万个,人民调解员316万余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37万余人,“十三五”时期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482万余件,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加强专业调解

  拓展工作领域

  不久前,江苏省溧阳市一名患者身体不适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治疗后回家。当天下午,家属发现患者病重,后来患者去世。“卫生院诊疗存在过错,必须对此负责!”来到溧阳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患者家属情绪仍然非常激动。

  “医患纠纷成因复杂、易激化,我们主动安抚,耐心倾听家属的诉求,劝导家属要理性表达诉求。”调解员周锡昌说。最终,经过不断沟通、解释相关情况、明确各方责任,医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

  维护医患权益、化解医患纠纷,需要打破医患信息不对称和行业专业壁垒。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搭建起医患双方理性交流的平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依法调解才能案结事了。”江苏省溧阳市司法局局长孙斌说,医疗纠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涉及伤情鉴定、法律援助、心理安抚等多个方面。为此,溧阳市医调中心组建了由医学、法学、心理学和人民调解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团队,通过专业力量依法调解、定分止争。

  “近年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已经覆盖全国80%的县级行政区域,每年超过60%的医疗纠纷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得以有效化解,成为化解医疗纠纷的主渠道,为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实现医疗秩序持续好转作出了积极贡献。”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从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传统矛盾纠纷,不断向医疗、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物业管理、消费、金融、互联网、知识产权等行业、专业领域拓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调解服务。

  记者了解到,有的省份行业、专业调解纠纷数量增长很快,占比越来越高,在上海等地已经占到当地调解纠纷总量的60%以上。目前,全国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达4万余个,派驻有关部门人民调解组织达2.6万个,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用好在线平台

  服务方便快捷

  不久前,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张阿姨通过在线调解小程序,成功明晰了家庭财产归属。原来,张阿姨的老伴去世后留有一套房产,但是这套房产如何分配,张阿姨和4个孩子一直没有明确过。为了妥善处理家庭财产,防止日后产生纠纷,张阿姨来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咨询。

  “张阿姨不方便频繁出门,我就引导当事人利用在线调解平台进行调解。”八里庄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高绪英负责办理此案,耐心为张阿姨解答疑问,确保张阿姨熟练使用线上方式。经过几轮线上沟通,张阿姨和4个孩子对房产的分割达成一致。

  最后一次“面对面”线上调解,张阿姨在家中通过远程视频参与了调解,达成协议后,在线调解平台根据调解过程进行记录,并自动生成人民调解协议,张阿姨和孩子们通过手机电子签名进行确认。随后,高绪英在平台上一键提请,调解协议便到达朝阳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端,法官审核后很快出具了司法确认裁定书,邮寄送达当事人。

  如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促进了新手段、新方法、新载体在调解工作中的运用。截至目前,20多个省份的司法行政机关研发运用智能移动调解系统,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方便当事人在线申请调解的同时,调解员也可在线开展调解工作。此外,各地还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与调解工作的融合,提高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精准性、主动性。

  “各地不断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打造新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调解服务。”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辽宁、山东、吉林、黑龙江、湖北、河南等地推进人民调解中心建设,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平台,人民群众只进一扇门,就可以根据需要获取多样化的调解服务。”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