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指出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重点针对存量未落户人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还有哪些新任务、新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
去年秋季开学第一天,电梯维修工姚道飞将儿子送进浙江宁波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从安徽颍上县到宁波务工,姚道飞在奉化成了家、买了车,解决孩子入学成为过去半年一家人最大的心事。
“没想到能顺利入读本地的优质公办学校,这颗心终于踏实了。”看着儿子背着新书包走进漂亮的校园,姚道飞满脸喜色。
去年,在奉化区,共有3600余名外来工适龄子女顺利入读当地公办学校,占外来产业工人适龄子女总数九成以上。
宁波的实践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的缩影。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6.7%,比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0.83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这是“十三五”以来两个城镇化率首次缩小差距。
去年,城市落户门槛继续降低,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宽,一大批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同时,常住人口也享有更多更好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持续增加,90.9%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
根据《重点任务》,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今年将完成四方面的任务。一是畅通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渠道,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要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二是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推动参保扩面。三是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开展农民工补贴性培训600万人次。四是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市民化奖励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省级财政建立市民化奖励资金,重点支持吸纳跨市域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多的城市。
力争改善840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
在江西铜鼓县,新装的电梯让幸福家园小区居民们告别了每天爬楼的日子;在重庆九龙坡区,“屋顶漏水、管道堵塞”变“长廊串联、绿植遍布”,白马凼社区焕然一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去年,我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40个城市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近100万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7000公里,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超过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9%,城市建设品质不断提高,居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硬件提升的同时,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更为充分。去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出台实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惠及更多群众。街道(乡镇)社会工作站超过1.5万个,社会治安防控逐步完善,社会治理能力增强。
“目前我国生活在城镇的人口已达9亿多人,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建设要重视“面子”、更要注重“里子”,只有“里子”基础更加牢固,“面子”才能更加亮丽。
根据《重点任务》,今年将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包括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等9方面任务。
促更新,今年将启动实施城市老化燃气等管道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力争改善840万户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更多采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大城市老旧厂区改造,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大型老旧街区和城中村。
强保障,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
补短板,健全便民服务设施。探索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一点多用”,统筹设立托育服务设施、养老服务站、家政服务网点、体育健身设施、微型消防站、维修点、食堂、公共阅读空间,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建设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加快建设充电桩,优化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
重保护,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重点任务》要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保留历史肌理、空间尺度、景观环境。禁止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大规模迁移砍伐老树,严禁侵占风景名胜区内土地。
“要优化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该负责人表示。
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
我国即使基本实现城镇化,仍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任重道远。
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一年的2.56降至2.50,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组建县域医共体超过4000个,县域内就诊率超过九成,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绝大多数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需要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方面,下大气力改革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说。
《重点任务》要求,今年我国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
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积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增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
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因地制宜推动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向城郊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建设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网络。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管护一体化。
上一条: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