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拖拉机、犁地机、播种机、育秧机、自走式植保机在田野中穿梭作业,一座座水稻机械育秧大棚拔地而起,一架架无人机在空中为春小麦精准施肥。如今,现代农机装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依托北斗导航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网络,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春耕图。
江西崇仁县种粮大户吴志泉今年计划种植400多亩水稻,现在正忙着用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进行工厂化育秧。他说,采用这种技术育秧是为机插量身定制秧苗,能有效缩短插秧后秧苗缓苗期,延长适宜机插秧龄,解决双季稻区水稻适宜生育期不足难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是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当地政府为推广早稻机械化种植,为农民提供每亩水稻机插补贴80元。“现在我们水稻生产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种田变得更轻松了。”吴志泉说。
当前小麦正处于起身期,是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河北柏乡县金谷源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出动自走式打药机20台,移动式喷灌机16台,植保无人机10架,为周边300多户种粮大户及小农户提供喷施小麦营养套餐、除草剂及灌溉服务,服务面积达到4万多亩。合作社理事长常清介绍,该合作社是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为广大中小农户提供强筋小麦耕、种、管、收、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全程机械化服务。
目前,机械化作业已经成为春季农业生产的主力,为今年粮食稳产增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预计,今春全国将有超过2200万台(套)各型拖拉机、耕整地机具以及播种机、水稻育插秧机具等农机装备投入农业生产。预计有19.5万个农机服务组织、1000多万持证农机手和90多万农机维修人员活跃在生产一线。
随着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我国春耕生产正大步迈入智能化时代。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国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已达60万台,其中安装有辅助驾驶系统的拖拉机超10万台。在春耕春播作业中,北斗辅助驾驶拖拉机可以全天候24小时作业、自动操作农具、自动调头对行,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减轻机手劳动负担。在新疆使用自动驾驶拖拉机播种棉花,每天可作业600亩以上,提升土地使用效率10%,棉花按照全程机械化模式种植还极大促进了采棉机推广应用,去年全疆棉花机采率已达80%。
今年我国将扩种大豆和油料,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给率。为了解决玉米与大豆争地的问题,我国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效种管收作业,机具保障是关键。各地要加快研制推广复合种植专用机械,确保种得好、管得住、收得上,为大豆油料生产提供坚实有力的机械化支撑。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对推动我国农机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重点对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油菜收获等专用机具实行优先补贴、应补尽补,支持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所需创新产品纳入补贴试点,并将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至35%。继续在东北、黄淮海、西北等区域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促进耕地质量改善和土壤蓄水保墒,为旱作地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今年各省份还将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等薄弱环节积极争取扩大作业补助范围和规模,支持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