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一张药价单里的“带量采购”改革
2020-07-18 16:49:39

 

7月15日,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人员为患者配药。本报记者王铮摄

  河南日报记者栾姗

  “上次拿的拜唐苹一盒是61.29元,这次来拿咋成了5.42元?”7月16日,常年吃药的“老病号”段春兰,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购药划价时,看到药价单后以为医生弄错了。当段春兰从药房医生口中得知,由于药品带量采购带来价格大幅下调后,一个劲儿地说:“好!好!”患有糖尿病的她一个月需要吃4盒拜唐苹,医药费原来是245.16元,现在不到22元,连过去的零头都不到。

  药品价格“高台跳水”,病患拿到实惠好药,得益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改革药品集中采购方式——以量换价。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王红说:“我们‘打包’医疗机构零散的采购量,以类似于团购的方式向药品供应商购买明确数量的药品,降低采购成本,减少流通环节,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

  据了解,今年我省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地实施,共涉及两批57个品种,均为通过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主要治疗糖尿病、肝炎、肺癌、白血病、高血压等疾病,药价平均降幅48.38%,最高降幅95.59%,预计全年可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46.6亿元。

  降价是国家药品带量采购的目的,但不是河南医药资源交易改革的唯一目的。此次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医药行业招投标治理“出实招”,将对药价形成机制、药品流通秩序、群众药费负担带来一系列变革性的影响。

  改革中,我省拿出市场换价格的条件,制药企业拿出价格换市场的诚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是我省药品带量采购中标企业之一。看着协议书里自家中标的抗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价格从485元/盒下降至257元/盒,公司总经理鲍海忠却并不“心疼”。“过去药品定价,靠的是医药代表‘跑关系’;现在药品定价,靠的是平台招投标‘拼实力’。”鲍海忠说。

  这项改革,既有利于促使制药企业回归“济世于民”的本心,也有利于破除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痼疾。

  今年上半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药费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从37%下降至31%,回落到合理运行区间。不要小看回落6个百分点的变化,背后涉及深刻的利益调整,却是治愈痼疾的一剂猛药。该院药剂科主任焦红军认为,医生的价值在于知识和技术,而不是推销药品。随着“带量采购”改革迈向深水区,将推动“以药补医”向“以技养医”转变,这不仅让广大患者受益,也是所有医务人员的期盼。

  从制药企业到患者,中标药品如何保持在医疗机构和医生中的竞争力?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除了严格筛选制药企业的药品质量和品牌外,对医院也有一些“硬措施”。

  每月平台监控医院对账单,要求本年度的用量不能低于上年;定期晒医院采购数量排名;监控落实带量采购情况,节余医保资金50%反哺医院……环环相扣的措施,助力“量”的落实,也帮助医院和医生开药的过程更阳光。

  “段春兰们”手中的药价单,不仅折射出药品带量采购的机制改革,也牵动着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体制改革。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执行会长付明仲认为,药品带量采购在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到引领作用,不仅压缩了医药的灰色空间,避免了医疗的诱导服务,还给国家节省了大量医保资金。“三医联动”良性循环最终受益的是患者,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药。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