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北京建国际人才社区 扩大在京留学生规模
2019-09-13 08:30:23

 近年来北京每年接待党宾国宾都在200批以上。在京国际组织机构和外籍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境外机构达3.7万家。其中外国驻华使馆172家,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总部5家,国际组织分支机构26家。北京常住外籍人员14.2万人。

9月12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对外开放专场发布会,市发改委、市外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最新情况。北京市正在加快建设朝阳望京、中关村科学城等8个国际人才社区,目前已有超过400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获得永久居留权。

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北京市将扩大在京留学生规模,不断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

北京持续深化对外开放(2013年以来)

对外贸易

累计近3.3万亿美元。

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近9.5%,2018年达到1606亿美元,占对外贸易的比重由2013年的19.2%提高至2018年的28%。

外资企业

为北京贡献了近40%的工业总产值、1/4的发明专利数、1/3以上市财税收入和12.4%的城镇人口就业。

跨国技术转移大会

2013年以来,北京成功举办6届,共促成7000多项跨国技术对接,签约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2018年,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957.8亿元,占全国的28%。

国际人才社区

加快建设朝阳望京、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石景山首钢、通州、顺义、怀柔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国际人才社区建设。

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在全国率先设立“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40所院校,北京市将支持开设774门课程,服务于沿线国家人才培养、汉语教学、文化研究等方面。

商事服务中心

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建立起覆盖70多个国家190个城市、拥有235名各国调解员的在线调解系统,截至今年6月底,受理近500件民商事案件,调解成功率65%。

友好城市

目前,北京已与51个国家的56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北京市友城遍布全球五大洲。北京首尔混委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等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北京日”“北京周”“北京之夜”等境外特色活动、“中日小大使”、“欢动北京”等品牌性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看点1

北京常住外籍人员达14.2万人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北京市不断拓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首都“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

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戴颖介绍,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6年来,北京市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近3.3万亿美元,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占对外贸易的比重由2013年的19.2%提高至2018年的28%,旅行、运输服务和建筑服务位列前三位。双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持续提升。

近年来,北京市打造以“中关村论坛”为龙头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品牌,发布前沿信息,拓宽合作渠道,扩大国际影响。

2018中关村论坛年会共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以色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全球顶尖科学家、领军企业家、新锐创业者、知名投资人参与,论坛累计参会人数超过2000人次。

北京市外办副主任高志勇介绍,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京举办的重大国事活动不断增多,近年来每年接待党宾国宾都在200批以上。在京国际组织机构和外籍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境外机构达3.7万家。其中外国驻华使馆172家,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总部5家,国际组织分支机构26家。北京常住外籍人员14.2万人。

看点2

国际人才社区配套政策更加完善

高志勇说,北京市外办持续打造“外事民生工程”,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因公出国(境)管理审批方面,实施“同步办照”“照随人走”,压缩办理时间,提升服务效率。加大APEC商务旅行卡推广力度,累计发卡7146张。探索建立战略科技人才因公出访“直通车”制度,开辟审批、护照、签证快速办理的绿色通道。

据中国领事服务网介绍,2004年3月,中国开始为包括政府官员、国企、民企人员等在内的中方申请人颁发旅行卡。

APEC商旅卡申请人一次申办,五年有效,多次入境,每次入境至少可停留60天。目前中国籍持卡人持有效卡最多可以入境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尼等16个经济体。

据高志勇介绍,近年来,北京的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努力营造“类海外”环境,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多。望京、中关村、未来科学城、新首钢等国际人才社区扎实起步,配套政策更加完备。

关于国际人才社区,戴颖透露,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设朝阳望京、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石景山首钢、通州、顺义、怀柔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国际人才社区。

戴颖还介绍,2016年初,北京建立了外籍人才引进“直通车”模式,提升外籍人才在京工作生活的便利性,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办理时限由180个工作日缩短为50个工作日。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0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获得永久居留权。

看点3

涉外教育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高志勇说,北京市正在优化国际学校布局,积极培育“留学北京”品牌,涉外教育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开展7家国际医院试点,积极探索语言、流程、服务、环境、医保支付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对于教育方面的详细情况,戴颖介绍,北京市开展的服务国际留学生在京创新创业的“藤蔓计划”项目,目前已有超过9000名国际留学生、500家中外企业积极参与,帮助1200余名国际青年学生获得实习机会。

戴颖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设立“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40所院校参与,北京市将支持开设774门课程,服务于沿线国家人才培养、汉语教学、文化研究等方面。

此外,北京市连续举办两届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吸引来自波兰、塞尔维亚等十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30余名师生参加,促进北京高校青年与“一带一路”国家青年之间的交流互通,增强中外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一带一路”全球青年领袖荟萃活动也已在京连续举办两年,戴颖介绍,今年有来自28个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北京的109名青年人才开展了系列交流活动,围绕“消除贫困、优质教育、可持续社区”等三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看点4

进一步优化“一核两轴四区域”

9月3日,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除了成立机构,会议要进一步优化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两轴四区域”的布局。

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包括中央外办、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文旅部等。成立领导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把在京的资源力量统筹起来,形成工作合力,更加有力地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这次会议还听取了《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行动计划(2019年-2022年)》《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对于国际交往的空间布局,会议强调要形成“一核两轴四区域”的布局。

具体来说,“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是优化提升现有国事活动空间;“两轴”即中轴线和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是国际交往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四区域”中,东部地区要着力提升外交外事功能承载能力,北部地区要提升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综合保障能力,西部地区要强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功能,南部地区要打造国际交往新门户。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外办副主任高志勇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进一步优化“一核两轴四区域”的国际交往空间布局。着眼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以常态化、少扰民为目标,持续提升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建设,扩大在京留学生规模,不断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大力吸引外资,重点引进国际知名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机构落地,吸引一批国际组织及代表机构落户。争取更多重大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国际文体赛事活动在京举办,打造更多品牌性公共外交活动,不断提升北京城市国际影响力。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