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客流量满足每小时1.8万人次需求,乘客出地铁站几分钟即可换乘公交、长途车等交通工具
天通苑北枢纽主楼设计为倒F型。公联公司供图
今年,地铁回龙观站已建成新的安检大厅,市民排队进站效率明显提升。同样是在回天地区,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客流量都超饱和的天通苑北站也将有新的换乘大厅。本月底,为解决回天地区轨道交通拥堵而修建的“天通苑北枢纽”将具备开通使用条件。
新京报讯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建设处获悉,与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紧邻的北苑北综合交通枢纽已经正式定名为天通苑北综合交通枢纽,计划本月底投入使用。
枢纽站地下设800个换乘接驳车位
据了解,天通苑北枢纽的总用地面积约6.6公顷,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内场站、枢纽主楼及附属建筑,周边配套道路及市政设施。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根据设计规划,天通苑北枢纽的换乘大厅面积达1.3万平方米,目前,地铁天通苑北站高峰时段客流量达到每小时1.4万人次,而天通苑北枢纽的设计客流量则能满足每小时1.8万人次的需求。在换乘大厅一层,出了地铁站的乘客可直接换乘公交车、长途车等其他交通工具,几分钟即可实现换乘。
据枢纽站运营单位——公联公司规划设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天通苑北枢纽主楼设计为倒F型。换乘主楼首层设置了公交到发换乘、长途安检候车、地铁付费区、非付费区等多种交通功能。长途功能在最北端,地铁付费区、非付费区贴临5号线设置于东侧,西侧及中部大部分区域为公交到发及换乘大厅。枢纽主楼外北侧设置了长途驻车区,中部设置了公交驻车区。主楼地下有社会车辆的车库,包括18个出租车即停即走车位和800个换乘接驳车位。
8月12日,建设中的北苑北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已经正式定名为天通苑北综合交通枢纽。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陈婉婷 摄
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可平面换乘
由于天通苑北枢纽站距离地铁天通苑北站还有百米左右的距离,枢纽内还将新建一条双向换乘连廊,实现枢纽站和地铁站的无缝对接。未来,地铁天通苑北站还将新开一个出入口,市民主要通过这个出入口进出连廊,在室内换乘。届时,地铁天通苑北站的进站、换乘压力将得到明显缓解。
首先,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集中布置,采用平面换乘方式,有核心换乘区,减少乘客爬上爬下,并缩减了乘客的换乘距离。其次,枢纽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地铁车站进行了改造,增设进站上行扶梯,方便乘客使用,并扩大了站台使用面积,可以缓解目前拥挤状况。此外,换乘厅内设置了厕位充足的公共卫生间,并提供一定量配套服务设施,可以满足乘客基本的就餐、购物需求。
据介绍,天通苑北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北部,它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确定的中心城48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集地铁、长途汽车、公共汽车、快速公交、出租汽车、小汽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回天地区居民出行问题,改善换乘环境。
今年6月初,在市交通委协调下,天通苑北综合交通枢纽与地铁、公交集团等进驻和配合单位建立对接机制,从9月上旬开始,各有关单位已经陆续进驻。根据市交通委和公交集团统一安排,枢纽将进驻公交线路24条。
■ 延伸
冬奥配套交通设施清河枢纽拟年底完工
据悉,除了天通苑北枢纽,北京市还在推进建设一批新的客运枢纽。目前,为冬奥配套建设的清河枢纽计划年底完工,服务城市副中心的东夏园枢纽则正在抓紧建设中,而丰台火车站枢纽、星火站枢纽以及通马路枢纽、环球影城北枢纽正在筹备建设。
目前清河枢纽一期工程已经开工,位于海淀区清河街道,在清河火车站东西两侧,包含公交、出租、自行车、人行进出等功能。清河枢纽分成东西两部分,西枢纽包含集散广场、枢纽主楼、公交上下客站台及换乘区;东枢纽包含公交过境站台、自行车停放区。按照计划,清河枢纽一期工程有望年底完工。
丰台火车站枢纽位于丰台火车站的南、北两侧,四合庄西路西侧,主要功能是为丰台火车站主枢纽配套建设公交、出租、网约车、自行车、客流疏散广场等交通接驳设施。
星火站交通枢纽位于东四环与东五环之间,分为枢纽大厅、枢纽停车楼,枢纽大厅位于星火站高铁站房西侧轴线上,与星火站中心对称布置。
此外,东夏园枢纽位于城市副中心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承担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及东部发展带各新城之间客流交换任务。同样是在通州副中心,为环球影城配套的通马路枢纽、环球影城北枢纽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 相关
五环路内不再规划长途客运枢纽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未来中心城将建有48处交通枢纽,而近年来,北京陆续将一些位于中心城区的长途客运枢纽合并、迁址,在保障市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缓解了某些特定区域的交通拥堵。在“新增”和“削减”间,未来北京的客运枢纽将如何规划也成为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市交通委城市道路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规划层面上看,首先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五环路以内不再规划长途客运枢纽,同时维持现有客运站位置,但功能弱化、规模减小。规划新增长途枢纽设置在六环路沿线,所有长途枢纽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
交通枢纽的设计理念也发生很大变化,首当其冲便是一体化的建设与管理,尽量减少换乘距离。
按照规划,到2025年,北京市将完成20座枢纽的建设,解决500万至600万人次日换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