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3日电  题:“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求学梦——新疆提升义务教育发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阿依努尔

在县城学校免费住读、不用为缴纳学费发愁、有伙食补贴和可口饭菜……对于来自帕米尔高原大山深处的12岁姑娘古丽加玛丽来说,“马背小学”、帐篷小学已经成为历史,享有优质教育的“读书梦”变成现实。

古丽加玛丽家住恰尔隆乡帕孜拉瓦提村,距离县城200多公里。帕孜拉瓦提村所在的阿克陶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我国柯尔克孜族主要的聚居区之一,偏远的木吉乡、恰尔隆乡、布伦口乡等边境山区村镇平均海拔2800米以上,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十分不便,是新疆教育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

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阿克陶县逐步将最后一批原本分散在山区的63个小学教学点实行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在县城成立小白杨小学。目前,像古丽加玛丽一样,来自牧区乡镇的3600余个少数民族孩子在这里寄宿读书,享受优质、免费的义务教育。

标准化的教室、宽阔的篮球场、明亮的学生宿舍、洁净的食堂……现代化的校园里,书声琅琅。古丽加玛丽告诉记者,过去,自己的哥哥和姐姐在家乡的教学点上学,每天步行来回需要近2个小时,遇上恶劣天气,因为山路难行,不得不旷课。每逢一年两次转场,教学点的课业也只好停下来。

地处塔里木盆地的南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下简称南疆四地州),主要聚居着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由于地域面积大,经济基础薄弱,农牧区相对分散,办学条件差,是新疆基础教育发展“洼地”,也是新疆着力提升全疆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以南疆四地州为重点,不断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着力提升当地“软硬件”,相继启动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教育扶贫举措等教育惠民工程,随着多项教育“红利”落地,如今,无论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还是在天山深处的牧民定居点、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最漂亮的建筑往往都是学校。受益于此,越来越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农牧民子女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为解决当地师资不足的突出问题,新疆通过扩大特岗教师招聘规模、大学生和干部支教、援疆支教等多种方式,“提质”和“扩充”教师队伍,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新疆补充的近8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中,南疆教师占比达66%以上。此外,新疆还以增加工资收入和补贴、改善住宿条件等方式拴心留人,着力提升“软件”,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短板”。

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三五”开局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37.2亿元,帮助南疆四地州实现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南疆学前三年教育和义务教育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质量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89%,初中净入学率达到98.6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随着南疆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目前新疆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1%,学龄儿童实现入学“应入尽入”。与此同时,新疆大力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前两年实现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

按照自治区的规划,今后,新疆还将继续以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市)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财力,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着力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同时向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学生等困难群体倾斜,帮助他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