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山西汾阳贾家庄我们村里有群永远年轻的人
2019-07-26 10:35:57

 在山西汾阳贾家庄村,有这样一群“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们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带头成立农业合作社,组织起来拔穷根,率先发展农业机械化;

改革开放后,他们在倡导勤劳致富的同时,放手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全体村民走上共同富裕路;

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们再次推陈出新,开辟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坦途……

70年来,这群“年轻人”始终坚守着共同富裕这条“根”,建设他们的家乡、描绘他们的家园,使贾家庄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散发出夺目光彩。

“不靠天不靠地只有靠自己,人心齐,泰山移”

贾家庄的清晨,来得早,且透亮。

在贾家庄早起遛弯儿,总能碰见一群70岁开外的大爷大娘从“老年活动中心”出来。他们大多牙掉得没剩几颗,说话走风漏气儿,但身板儿依然硬朗,精神气儿十足。他们讨论着国家大事、村里难事,聊着邻里间的亲密话、体己话,热闹非凡。

其中,90多岁的武世雄老大爷声音尤其洪亮。他是“山药蛋”派作家马峰笔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主角高占武的原型。隔着老远,他就笑眯眯地向我们这些“外村人”打招呼,靠近了,会细细“盘问”我们今天的安排和采访进展。

“贾家庄没老人!”当知道记者想从他们这些“老一辈儿”那里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情况的时候,武世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俺们是新中国成立、贾家庄‘站起来’的第一代年轻人,现在也依然不老!”

“乐观、不认输”似乎是贾家庄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不会随着时间消逝,只会历久弥新。在第一代“年轻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记者似乎看见了1953年的那个春天——

下种时令迫在眼前,可贾家庄初级生产合作社还有300亩农田未及耕作,原因是严重缺少畜力。农时不等人,种子再不下地,社员来年就只能喝西北风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汾阳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的窘境。贾家庄虽然是“到处都是盐碱地,半点资源见不着”的特困村,庄稼把式们也许别的不懂,但试点可是他们争下来的荣誉,必须誓死捍卫。

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社长贾焕星站了出来:“活人不能叫尿憋死,更不能让别人看咱村初级社的笑话!”他号召大家“不靠天不靠地只有靠自己。人心齐,泰山移!”拧成一股绳的社员集体决定,要用人拉犁、人刨地的“原始”办法打下春耕这一仗!

第二天,天色没亮,全体社员在党员的带领下来到田间地头,30个最壮的劳力拉犁耕地,100个壮劳力挥镢刨土,大家伙儿人人上阵,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帮什么帮什么,一刻不停连轴转,整整大干四个昼夜,把300多亩土地全部翻耕。

地能下种了,可种子又出现了短缺。社员们拿出了自家所剩不多的口粮,有的妇女干脆卖掉做嫁妆的首饰、镯子去别村买种子……那一年秋天,贾家庄的“年轻人”用辛劳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喜悦——贾家庄粮食总产量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此后,贾家庄的“年轻人”又盯上了满眼的盐碱地,带领全村社员打响了治水改碱的持久战。这一持久战,一打就是12年,先后投工12万个,移动土方42万立方米,根治碱滩碱地2650多亩。到1965年,全村平均亩产达到816斤。

贾家庄成了与西沟、大寨同样出名的全国农业战线先进单位。而“百把锄头闹革命”、走“共同富裕”之路成为贾家庄人一代代坚守的精神意志和信念。

也是靠着这种精神意志和信念,他们又力所能及地开展农业机械化,让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共革新各种机械19种34台(件),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上世纪70年代,他们又以发展多种经营,受到国务院嘉奖。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贾家庄大力发展村办企业,集体经济实力迅速壮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发展乡镇企业的先进村。进入新世纪以后,贾家庄更是以工农业快速发展、两个文明协调推进,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

“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

70年不懈奋斗,贾家庄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以自己特有的坚韧,高举着共同富裕的大旗阔步前进,成为新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保持先进70年,贾家庄有何奥秘?

共产党人引领示范赢得人心!

老社长贾焕星,老支书宋树勋,实干家邢宝山,都是合作化的带头人、人民公社时期村里的主要领导。贾家庄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典型,就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实现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一心为民、带头实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持原则、处事公正,关心群众、体贴入微。

从1976年起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邢利民,与老一代比起来,不改的是一心为民的初心,增加的是智慧,提升的是格局。在全国大多数农村包产到户时,贾家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实现了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在群众不敢富时,邢利民等两委干部带头办企业,富了起来。但当看到干部与群众收入拉大,部分群众家境困难时,邢利民等两委干部又把自己办的企业无偿交给集体经营。

这么做不傻吗?邢利民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他们的目标是——“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

“‘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是我们老书记的话,也是我们汾阳贾家庄70年来一直坚守的‘根’!”贾家庄村妇联主任张宏岩告诉记者,走共同富裕之路,建设自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今的贾家庄“年轻人”有着极大的自信。

在贾家庄,群众热爱干部、关心集体蔚然成风,义务劳动、为集体捐款捐物无需任何动员。

进入2010年后,贾家庄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至2万元,最高的是4万元至5万元,最低的也是1万元以上,既无暴发户,也无贫困户,只有富裕程度上的区别,没有贫穷与富裕的鸿沟。他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是不吃大锅饭、不养懒汉、不搞平均主义,而是坚持共同奋斗、共同分享。在贾家庄,全村劳动力全部就业。村集体固定资产已突破6亿元,实力雄厚,因疾病和天灾人祸致贫的困难户都能得到及时救助。

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贾家庄艰苦奋斗的漫漫历程和辉煌的今天,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农业发展的艰辛探索,更感受到了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未来!

文化旅游业红红火火

富起来的贾家庄人与时俱进的脚步从未停歇。这些年,他们在新老书记的带领下,四“变”贾家庄,开创“绿色环保新产业”。

新的村党委书记邢万里大学毕业后本已被省交通厅录用,为了建设家乡,他毅然辞职,四处筹款,回村开起了时髦的团建公司,第一年就带来收益近200万元,也为村里旅游带来了新的生机。

“年轻人”的故事里总有那么根线,跨越时代,穿越时空,在这片土地上一次又一次地发生。邢万里像老支书一样,把干得正红火的团建公司无偿捐给村里,组建起文化旅游开发公司。以此为依托,贾家庄文化旅游业红红火火。

在180亩原村落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贾街,包含四条仿古明清商业街,不仅引进各地特色小吃,酒坊、油坊、醋坊等传统手工艺门店也门庭若市。贾街如今是贾家庄“三晋民俗文化体验地”,入驻商户达120家,仅一家酸辣粉小店年流水就达80万元。

水泥厂“变”成的“乡村文创园”——恒鼎工业文化创意园,则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最不能绕过的一环。这座年产值几千万元的水泥厂曾是贾家庄财富的象征。2014年,面对产能过剩、传统产业亟待调整的新形势、新挑战,村两委主动放弃了对水泥厂的升级投入。水泥厂停产不仅意味着不少村民失去收入,集体资产也会因此锐减。村两委顶住压力着眼长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承诺“停窑不下岗,收入不会减,就地转化劳动力”。

如今再到水泥厂,虽然建筑保持原貌,但“身份”都已改头换面——煤磨车间改造成了“18·18恒记”展览馆,水泥成品库房改造成了“万年青茶馆”,原料场地改造成了“儿童体能拓展乐园”,汾阳籍电影导演贾樟柯也在这里筹划建设电影艺术中心和种子影院。曾经的财富象征,如今成了贾家庄的文化象征。

“18·18恒记”展览馆的讲解员、61岁的任春花感触颇深。她曾是水泥厂的老员工,亲身经历了水泥厂的创建、转型。她说,原来的水泥厂是赚钱,但能耗高,发展的后劲不足。现在从事的文化旅游是一个绿色环保的新产业,“有后劲,越往后越值钱”。她高兴地说,原先在水泥厂上班工作单一,现在搞旅游,每天跟天南海北的人打交道,“可开心了,工作环境也好了,收入比原先还高”。

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贾家庄带头推倒了年产30万吨焦炭的机焦炉,建起了如今的酒厂——盛世酒业公司,因与汾酒同生产线设计、同水脉,这个名气不让杏花村的小村庄用酒香也吸引了众多投资商……

每一次踩准时代发展步伐的转型都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每一个看似轻松的决定背后,都是严谨细致的考察、论证、对比。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努力下,目前,贾家庄村已形成以混凝土和预制构件为产业链的建材公司,以酿造加工和酒类开发为产业链的酒业公司,以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为产业链的绿色农业公司,以及以生态旅游和拓展培训、休闲娱乐、会务餐饮为产业链的旅游开发公司。贾家庄村集体固定资产突破6.5亿元,全村所有劳动力都转移到四大产业中,还帮助邻村500多名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下一步,贾家庄将依托汾阳医院等医疗资源,打造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同时依托全省最大的拓展训练基地,组织举办各类农民体育和文化赛事……把贾家庄打造成全国乡村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标杆。”邢万里信心满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进入新时代,贾家庄村共同富裕、腾飞崛起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手中,他们正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干劲,在新的时代谱写贾家庄发展新华章。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