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国际社会热切关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中国发展将转向高质量增长
2020-11-04 07:19:43

 

  图为在第128届网上广交会的线下双循环贸易促进活动上,企业代表和采购代表洽谈业务。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2035年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长期以来,五年规划是世界观察中国之治的重要窗口,为全球瞩目。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严峻挑战的当下,中国将如何谋篇布局,勾勒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远景?外媒纷纷从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找寻答案。

  

  保持战略定力 展现自信姿态

  随着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落下帷幕,会议公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与解读的热点。

  彭博社报道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程是关注中国从2021年到2025年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框架以及未来15年的远景目标。中国最高决策者对中国未来经济蓝图的制定,为外界了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变化提供了线索。

  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高层如何判断国际、国内局势,中近期和中远期目标是否受到大的影响?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给出了答案。该报报道称,五中全会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后,得出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这一重要结论。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制定内政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保持战略定力”意味着中共将不受国内外局势变化的影响,坚持把发展经济和解决国内问题作为第一要务。

  定力源自自信。不少外媒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展现出一个乐观而自信的中国。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后发布公报,高举旨在向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转变的“双循环”新政策大旗,体现出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姿态。该报认为,这一姿态的背景正是中国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体现出的制度优越性充满自信。

  西班牙《国家报》指出,虽然世界面对不确定的前景,中国在今年头几个月也遭受疫情重创,但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确定中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英国广播公司注意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与经济发展规划有关的内容占重要篇幅。

  路透社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共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前几次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并且恰好站在“第二个一百年”的起点,也处于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阶段。

  推动科技创新 实现自立自强

  在“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之际,中国经济社会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将如何发展?国际社会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看到一个步伐更加稳健坚定的中国。

  彭博社指出,中国在新的五年规划中强调实现高质量增长,成为科技强国。上一个五年规划寻求实现“中高速增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此不同的是,这次全会关注发展质量而非发展速度。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刊文认为,“双循环”战略成为“十四五”规划中的决定性战略,其实质是在维持出口的同时,在国内消费市场实现更快增长。文章认为,从出口投资增长模式向扩大内需增长模式的转变,将确保中国即使在全球经济萎缩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而不受外部风险的影响。

  《联合早报》注意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多次提及“科技”与“创新”,并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公报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对此,该报认为,五中全会为中国下阶段经济定下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调,明确科技创新将在未来驱动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韩联社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表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对此,有分析认为,作为具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中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摆脱高科技的对外依赖,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升级速度。

  在《日本经济新闻》看来,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号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前就已释放。今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广东省一家电子元件生产企业时表示,现在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难免遇到竞争和种种挑战压力,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认为,为建成经济强国,自力更生非常重要。

  坚持开放合作 助力全球发展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紧密相连。德国《世界报》引述学者观点指出,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将给世界带来影响。

  不少外媒人士认为,中国争取更大的独立性不等于“脱钩”。德新社报道称,中国领导人既誓言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国内市场,也表示继续向外国投资开放。埃菲社也在报道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未来几年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同时,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汉学家狄伯杰对中国“十三五”规划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此外,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与有关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有力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所有这些成就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他看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人工智能、大数据、5G、新能源汽车等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有望在上述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而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并为其他国家提供机会。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文勇对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到的提升治理效能、推动绿色发展等内容印象深刻。而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展开合作,中国的创新发展将为世界各国的合作打开新的大门。”

  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指出,中国不仅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且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相信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信中国会继续兑现减排承诺,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