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拜登首访大戏虽在欧洲上演 焦点却是中国
2021-06-10 08:57:08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6月9日将飞越大西洋前往欧洲,开启上任后的首次海外访问。按照白宫发布的日程,6月10日,拜登将会晤英国首相约翰逊;11日至13日,他将出席在英国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并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会面;14日至15日,他将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和美国-欧盟峰会,其间将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6日,拜登将前往瑞士日内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晤。

如此密集行程,注定拜登此次外访的目的不简单。“拜登的大戏虽然在欧洲上演,但最终焦点将是中国。”世界报业辛迪加发表评论说,拉盟友应对中国,将是拜登此次欧洲之行的首要任务。

拜登“拥抱”欧洲 欧洲心有顾虑

“拜登正在拥抱欧洲,但接下来会怎么样?欧盟和北约有顾虑。”《纽约时报》6月6日以此为题发表署名文章,点出了拜登将首次外访定在欧洲的用意,以及美国与欧洲盟友间不复从前的尴尬关系。

与1906年以来美国总统首次外访大多选择加拿大、墨西哥等邻国的传统不同,与前任特朗普偏爱中东首访选沙特也不同,拜登将上任后迟迟开启的首次外访地选在了欧洲。白宫6月3日发表声明称,拜登此访旨在强调美国致力于恢复与盟友关系,重振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并通过密切合作应对全球挑战,更好地保障美国利益。

“拜登希望借此行展现美国对欧洲盟友重新作出的承诺——美国回来了,将重新领导西方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但美国对欧洲不是无条件的爱,而是有利益的朋友。”《纽约时报》分析说,拜登成为美国总统后,一再坚称将欧洲视为盟友、将北约视为西方安全的重要因素,将极力修补特朗普政府给欧洲盟友留下的“创伤”。他的基本定位是,“让我们重新做朋友,重新建立与盟友的礼让和文明”。然而,过去4年与特朗普政府打交道的惨痛经历,令欧洲和北约仍心有顾虑。“不要低估特朗普执政时期对欧盟的冲击。”卡内基基金会欧洲主管罗莎·巴尔弗分析说,“(只要)有特朗普回归的阴影,欧盟将再次被(美国)冷落。因此,欧盟在接受美国的要求时需更加谨慎。”

欧洲盟友对美国的失望和顾虑,不只源自特朗普,也来自拜登本人。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驻柏林官员亚娜·普列林6月6日表示,有德国官员认为,拜登按照以往以美国为首、盟友跟随的模式与欧洲相处,令盟友心存顾虑。今年4月14日,在未告知盟友的情况下,拜登单方面宣布驻阿富汗美军将在今年9月11日前撤出阿富汗;5月5日,拜登单方面宣布美国将放弃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专利的决定;6月初曝出的“监听门”,令欧洲领导人都“感到愤怒和尴尬”。此外,美欧能否在空客和波音、钢铁和铝引发的关税与贸易争端、G7财长提出的实施新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等新旧问题上达成一致,都将考验拜登能在多大程度上治愈欧洲的“伤疤”,能与欧洲达成多少战略合作目标。

两个“对手”令拜登头疼

如果说拉拢欧洲昔日盟友不易,那么,即将面对的两个对手埃尔多安与普京,将令拜登更加头疼。

按照美国媒体报道的日程, 6月14日出席北约峰会期间,拜登将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进行非正式会晤。路透社6月7日报道称,在土耳其购买俄罗斯导弹防御系统激怒华盛顿政府且可能破坏北约盟国内部关系之后,这将是美土两个存在分歧的北约盟友之间的一场关键会晤。

早在拜登上台之前,美土关系已陷入危机。土耳其向俄罗斯购进S400防空导弹系统,特朗普政府因此将土耳其踢出了F-35战斗机项目,同时对土耳其发起“经济战”,血洗里拉,令这对曾经紧密的军事盟友关系严重恶化。今年4月,拜登政府高调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为“种族灭绝”,激起了土耳其方面的激烈回应,令美土安全关系雪上加霜。有美国学者分析称,拜登和埃尔多安有很多实际困难和冲突需要解决,包括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军购和阿富汗问题等。当这两位领导人一起出现在镜头前时,估计不会有多少笑容。

同样令外界难有期待的,还有万众瞩目的“普拜会”。作为首次外访的一个焦点,6月16日,拜登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瑞士日内瓦会面。这虽是拜登上台后首次与普京举行会晤,但美俄早已双双“降调”称,对峰会成果不寄予厚望。普京6月4日公开表示,他不期待与拜登即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会晤有任何突破。6月7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强调,美俄不是“信任”关系,美方将向俄方阐明对双边关系的预期,并明确如果俄方继续开展“恶意”活动,美方将作出回应。

近年来美俄关系持续紧张,在乌克兰、网络安全、人权、干预选举等问题上更是分歧明显、对抗加剧。不论是俄罗斯近日高调宣布将清空所持的415亿美元资产,还是拜登7日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今夏访美,都令美俄关系短期内难以重暖。

有分析称,尽管美俄关系难以“破冰”,但稳住甚至拉拢俄罗斯、孤立中国才是拜登对此次“普拜会”的第一大诉求。他认为6月16日与普京面对面会晤是一次游说后者的好机会。

拜登眼睛真正盯着的是中国

拜登首次外访的重头戏也许是G7峰会,焦点是“普拜会”,但在舆论看来,拜登此行眼睛真正盯着的却是中国。

6月6日,拜登在《华盛顿邮报》发文讲他的欧洲之行时宣称,无论是在世界各地结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还是应对不断加剧的气候危机,抑或是对抗中国和俄罗斯政府的“有害活动”,美国必须以强大的地位领导世界。文中说,与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领导人见面时,他将聚焦确保民主的市场国家,而不是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来制定21世纪的贸易和技术规则;同时还将考虑为升级实体、数字和卫生基础设施提供一个“与中国不同的”高标准替代方案。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7日也透露,北约领导人与拜登会晤时,将讨论很多有关中国的问题。他称已和拜登达成共识,强调在对华贸易、与中国接触的同时,北约必须与太平洋地区的盟国,主要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日本合作,以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先进军事能力的投资。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贝塔斯曼基金会6月7日发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美国在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较疫情前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中国声誉则有所提升。欧洲人恐怕不会为拜登拉拢欧洲对抗中国的心思“埋单”。拜登真能成功拉拢欧洲对抗中国?恐怕不那么简单。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当地时间7日表示,欧方对拜登努力让美欧关系回归“强大伙伴关系”表示称赞,但与此同时,欧盟“希望重新平衡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米歇尔认为,“欧中投资协定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有利于促进欧洲企业的投资”,“对美国来说,中国是一个竞争对手。但在必要时,欧盟与中国的合作也很重要”。《纽约时报》6日报道也分析认为,欧洲并不像华盛顿那样视中国为“竞争对手”,而且,在贸易和能源方面,欧洲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依赖程度仍高于美国。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