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晋峰 文/图
郭惠琳通过传递窗传送样品。
进入7月,连绵的雨水,潮湿的空气——雨季正是蚊虫肆虐的“好时机”。作为媒介生物的重要成员,蚊虫不仅给我们带来皮肤上的痒痛,还可能通过叮咬等方式传播登革热、黄热病、疟疾、脑炎等疾病。为了对蚊、蠓等多种病媒生物开展监测和防控,降低蚊媒传染病的发生风险,北京海关每年夏季都会在口岸开展为期数月的蚊虫监测活动。这些“追捕”到的蚊虫到底是什么种类?是否携带了一些危险的病毒?7月8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北京海关技术中心医学媒介生物实验室一探究竟。
在实验室门口,记者见到了实验室主任郭惠琳博士。郭惠琳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就一直在北京海关从事北京口岸地区病媒生物种类鉴定及其携带病原检测的相关工作,多年来鉴定检测的病媒生物数量多达4万余只,包含了鼠、蚊、蝇、蠓、蜚蠊等主要病媒生物种类。除了把知识应用于检测工作中,郭惠琳也不吝分享自身的研究成果,先后参与了2006—2019年全国口岸常见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分析报告中鼠类部分的编写工作,参编了《中国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鉴定图谱》《中国境外重要病媒生物》的鼠类部分内容,作为主要完成人共参与完成5项科研项目。
虽然是刚到上班的点儿,但在医学媒介生物实验室内,实验人员早已开始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现在是口岸蚊虫监测的高峰期,样品量比较大,我们一般都提早开始准备,样品一到就可以开始工作,尽快得到结果,压缩整个流程时间。”郭惠琳说。
换下日常衣物,穿上海关制服,套上白大褂,戴上帽子、鞋套、口罩和手套,做好防护。一天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你好!”敲门声响起,口岸卫生监督处的同事送来4个蝇笼和诱蚊笼。笼内,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只蚊虫正在上下翻飞。实验人员迅速与送样人员进行了交接,在确定完毕所有信息后,样本被转送至标本鉴定室的-40℃冰柜内进行两小时的冷冻处理。
“与传统的使用乙醚或者三氯甲烷等化学品对样本进行处理的方式相比,冷冻处理在有效保证样本完整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减少实验室安全隐患。”郭惠琳向记者介绍。
两个小时后,实验人员将经过冷冻处理的蚊蝇样本完整地转移至填好了标签的培养皿中,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样本的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在与显微镜连接的电脑屏幕上,被放大后的蚊样品细节一览无余。“今天这批样品的种类鉴定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手眼不停的实验人员轻声说了一句。
蚊是携带多种病毒的“惯犯”,经过种类鉴定的蚊样本还需要经历病毒核酸检测的“审判”。
在核酸提取室的生物安全柜操作台上,实验人员将蚊样本小心地放入研钵并加入裂解液进行仔细研磨裂解,随后放入各种试剂,经过震荡、离心等程序,病毒的核酸分离出来,该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之后,病毒的核酸被加入反应体系中进行配置,又用去了半个小时。
随后,配置好的病毒核酸样本通过实验室之间的传递柜被转移至PCR扩增室,在这里,病毒核酸检测正式进入了关键阶段,样本被放入荧光定量PCR仪中,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全力开动的仪器将病毒扩增到了数百万个不等。大约两个小时后,此次扩增结果反映在了电脑屏幕上,需要实验人员对结果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夜幕降临,一天的检测工作终于结束了。“从5月开始,我们平均每周都要接收2到3批次送检样品,目前一共收集了4种蚊类,共计49批次733只;9种蝇类,共计64批次529只。随着夏天的延续,未来一段时间的样品量会不断增加,翻两番甚至翻三番的情况经常会出现。”郭惠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