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凝聚广西人力量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2020-08-13 08:26:31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广西还有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660个贫困村未出列,8个贫困县未摘帽,而且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是,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广西坚持目标任务不变、安排部署不变、完成时间不变的总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决战贫困:加大就业帮扶 啃下脱贫“硬骨头”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广西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起步之年。2020年5月9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南宁市的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南宁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古零镇攀岩小镇。马山电视台供图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创造性地把农业、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统筹谋划,通过建设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持续举办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攀岩大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马山赛段等一系列重大赛事节庆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发展,探索形成“体育+”马山模式。目前,马山县已实现93708贫困人口脱贫,7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0.21%降至2019年的0.84%。今年,马山县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目标直指全面完成最后2个贫困村退出、3904名贫困人口脱贫。

贫困户、村民们拿到了分红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广西日报记者 何学俏 摄

在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佛子村,有这样一个养猪场,虽坐落在大石山脚下,但配置却很先进,安装全自动远程控制投喂设备,两个管理人员只需坐在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能完成投喂、冲洗栏舍、观察生猪状态等工作,同时带动了村里贫困户实现稳定收入。如今,佛子村采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肉鸡、黑山羊等特色产业,带动全村190多户贫困户脱贫。今年,佛子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20万元。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南宁市隆安县精准施策,尽锐出战,贫困发生率降至0.96%。该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按照“一个家、一个学位、一个岗位”搬迁安置发展思路,探索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县城新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统筹建设。至2019年,逐步搬迁入住5847户、安置贫困群众2.44万人,实现“搬得出”目标;5799户实现1.05万人转移就业;在安置区内开发单元长、网格员、协管员等180个岗位。

目前,南宁市还有18803名贫困人口和3个贫困村尚未实现脱贫摘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南宁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一系列硬核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扶贫,加大就业引导帮扶,加大消费扶贫力度,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

决战贫困:深化粤桂扶贫协作 打好脱贫攻坚战

在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那渠屯甘牛生态养殖基地,养殖技术带头人在驾驶机械收割草料。广西日报记者 何学俏 摄

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用蔗梢、蔗叶作饲料养的牛叫做“甘牛”。受益于粤桂扶贫协作引进的现代养殖技术,当地建立了甘牛生态养殖基地,不仅延长了甘蔗产业链,也给当地贫困户带来更多的收益。2018年11月,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驻龙州县扶伦村第一书记廖煜彧的带领下,扶伦村16位养殖户到广东鹤山参观养牛场,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技术。随后,扶伦村14户养殖户与一公司签订用地合约,通过粤桂扶贫协作,成功引进甘牛养殖项目。目前,龙州县甘牛生态养殖场累计完成肉牛养殖1900头,总计出栏1600多头。此外,与扶伦村14户养殖户签订用地合约的公司带动扶伦村村民,利用产业奖补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肉牛养殖产业,首期项目带动扶伦村269户贫困户分红4.98万元,2019年收购甘蔗尾叶等青储料4000吨,延长了甘蔗产业链,农户增收100多万元。

广西梧州市地处广西东部,是广西最靠近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辖7个县(市、区),总人口350万人,自治区级贫困县有4个,分别是苍梧县、藤县、蒙山县、龙圩区。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1440人,267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10.5%。陈玲是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村的村民,2014年前,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她丈夫在街上修理摩托车赚取一点点修理费来维持生计,家里经济极度困难,这一家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了摆脱家庭困境,2015年上半年,陈玲借钱到附近的昙海村与人合股投资试种台湾农友银辉甜瓜16亩,凭借广东佛山亲戚的销路之力,试种就获得1.6万元的收入,夺得第一桶“金”,2016年上半年,她大胆种植36亩多的台湾甜瓜,又获得成功,收入达11万元。2017年陈玲一家实现了脱贫,还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种植大户。2018年,2019年继续前行,特别是2019年除了正常轮植外,还特意种植30亩优质高产水稻,金黄黄的稻谷被抢购一空,仅稻谷收入达4万多元。

2016年-2019年,粤桂两省区累计落实产业合作项目301个、资金577.2亿元,引进涉农企业312家,带动21.1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和就地务工脱贫,谱写了扶贫开发的华彩篇章。

决战贫困:精准扶贫 做好“旅游+”文章

景区的街道干干净净。广西新闻网记者 陈创明 摄

近年来,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北莱村通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直接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4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以每人每月2200元工资计算,共帮助贫困户年增收100多万元。乡村餐饮、住宿、特产生产销售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解决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务工的问题,使得11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我们之前收入都很低,现在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他们在我们村里搞了一个旅游村,收入不错,改善很多,我们现在每个月都有两千块钱左右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非常开心。”北莱村脱贫户骆凤英说。

在广西贺州市黄姚古镇景区,粤语是通用语言。来自广东的游客、卖豆豉的店家、镇里的居民,大家不但没有交流障碍,还平添了一份亲切感。不仅是黄姚古镇,广西贺州市姑婆山、西溪温泉度假村等旅游景区,随处可见粤牌自驾车辆。数据显示,广东游客占贺州市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的70%,广东是贺州市最大的旅游客源地。

从广西桂林市出发,坐动车两小时四十分钟可到广州,三个多小时可直达深圳和港澳。现代化交通互联互通,早已把桂林市与粤港澳大湾区融为了一体。2021年之前,不仅将有更多经过桂林市的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连接起广西和大湾区,桂林市作为航空、高铁区域交通枢纽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阳朔县白沙镇蔡村村民徐荣兴。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遇龙河边,是我们的遇龙河水上扶贫车间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我们脱贫了,欢迎大家来我家喝酒吃鱼!”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蔡村村民徐荣兴开心地邀请大家。像徐荣兴一样被吸纳到遇龙河景区就业的沿河贫困村民有近千名。桂林市阳朔县将旅游产业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创新扶贫思路,助推民生工程。2017年春,桂林市制定“加大投入改善沿河基础设施,吸纳沿河群众就近就业”的方案,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沿遇龙河修建了一条自阳朔旧县村到金白公路的旅游扶贫公路,有效解决了游客自驾汽车、单车及徒步旅游的需求。同时先后投入3500万元修建旅游码头、停车场、旅游公厕,促使前来观光的中外旅客逐年大增,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旅游收入,村民因此将旅游扶贫公路称为“幸福路”。

近年来,广西狠抓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明确旅游扶贫重点区域,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深化粤桂两省(区)旅游扶贫协作;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富民惠民成效彰显。

决战贫困:发展向海经济 他们这么干

长期以来,广西海洋经济发展起步晚、基础弱、底子薄、发展慢,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但是,广西优势在海,希望在海,潜力在海。

钦州大蚝养殖户。广西新闻网记者 吴婷婷摄

近年来,广西钦州市充分发挥“海”的优势,大力发展大蚝养殖产业,发展海红米种植5000多亩。47个贫困村都已建设1个经营主体或建立1个特色产业基地。钦州市是著名的“中国大蚝之乡”,是我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茅尾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大蚝天然采苗基地。“从来没有担心过钦州大蚝的销量。”养殖户说起自己的蚝,那是相当骄傲。钦州市尖山街道谷仓村村民彭定焕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政府给我们三万块钱我们养虾,贷款给(我们)养虾”,而且还有专家指导养虾或者养蚝。2019年钦州全市大蚝养殖面积15.2万亩,产量27.4万吨,年产蚝苗达1.6亿支(串),大蚝苗种及养殖产值突破30亿元。加工生产的原汁蚝油、蚝豉系列产品畅销粤、港、澳等地。并带动了水泥、竹木、化工(聚氯乙烯)、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村民们通过养虾脱贫致富。

广西北海市党江镇南域村原有贫困户73户,现已脱贫68户,还有5户贫困户未脱贫。南域村通过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引进叉尾鱼养殖基地,实现贫困户增收。据了解,南域村标准化叉尾鱼养殖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占地面积202亩,目前已经投产运营且养殖效益明显,今年5月第一批叉尾鱼已经销往南宁、贵州等地,亩产收益7000元以上。在基地示范效带动下,今年全村有包括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在内由传统的养殖南美对虾转产养殖叉尾鱼300亩,养殖收益更加稳定,养殖前景可观。村民刘海英通过养殖鱼和虾改善了生活,她告诉记者,自己2017年实现脱贫,现在的年收入基本保持在三四万块钱左右,相比以前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以特色种养为例,广西防城港市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生态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和离岸深水网箱养殖不断扩大,成功签约了总投资40亿元的大北农海洋生物医药与金鲳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周长90—120米的深海网箱200口,目前已开工建设。在未来5年防城港市力争深海网箱总数突破2000口,实现年产金鲳鱼等约10万吨、产值约26亿元。通过发展海洋渔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

2019年,广西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广西将基本建成海洋强区,向海经济总产值达到13000亿元以上。

决战贫困: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能致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大省区。“十三五”期间,广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涉及约71万人。贫攻坚工作中,广西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按照“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六类标准,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工程作为全区精准脱贫头号工程、头等大事,精心组织,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平稳、有序、规范、高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搬迁户在扶贫车间工作。玉林市博白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中,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建设了城东新区安置点、水鸣安置点等9个安置点,安置1075户5501人。“搬迁到安置点后,条件变好了,每天可以照顾小孩,还可以去扶贫车间上班赚钱,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太感谢党和政府的扶持了!”搬迁户黄志仟说。近年来,博白县从搬迁群众就业、社区服务、义务教育保障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易地扶贫移民安置区扶贫车间。广西新闻网记者 林亮摄

“厂就在楼下,我家住楼上,上班比较方便,又可以照顾小孩。”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易地扶贫移民安置区扶贫车间员工蒙暖海和记者攀谈起来。得益于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好政策,蒙大姐现在在扶贫车间做零配件加工,不仅有了技术,还能就近照顾家里人,收入也很满意。

截至2019年12月底,广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和入住任务提前完成,各项后续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决战贫困:靠山吃山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常言道“靠山吃山”。对于地处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中南部大瑶山腹地的金秀镇共和村群众而言,“靠山吃山”成为他们脱贫致富路上一个形象的注解。金秀瑶族自治县对于林下种植中草历史悠久。早前,还有当地老百姓进山采集中草药出售补贴家用的情况。金秀镇共和村第一书记黄国整等工作人员看到了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发展潜力广阔,随后开始加大力度鼓励共和村贫困户们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经济,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增收。“2016年以来,共和村贫困户脱贫数量连年增长,目前全村只剩下3户9人尚未脱贫,预计2020年9月共和村将实现全部脱贫。”黄国整说。据了解,目前共和村种植有黑老虎、绞股蓝、九结风等十余种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的药材,种植规模达7000亩。通过林下种植的形式,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种植经济两不误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百坭村的砂糖橘种植园。广西新闻网记者 林亮摄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村民致富带头人班统茂今年新增了二十多亩地种植砂糖橘。去年,他的三十亩砂糖桔给他带来10万元利润。他说,以前种果,最担心的是销路,2019年以前,村里都是砂石路,运果车没到之前村民们不敢剪果,怕剪了果,车子进不来,果子就会烂掉。如今,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黄文秀同志牵挂的22公里“脱贫产业路”已经完成,12个屯级公路完成硬化,为百果、长沙、那用、那洋、那赖、那坤等屯农户开通了致富“高速公路”。班统茂说,现在都是九米六长的大车都可以进村,村民们放心剪果,当天就可以运出销售,对大家来说都很方便。

在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第一书记们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他们与村民促膝长谈,倾听意见建议;他们带头攻坚克难、凝聚党心民心;他们奔波在田间,改变乡村面貌、兴办为民实事 ……

决战贫困:互联网+进村 农产品“走出大山”

近年来,广西各地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发展机遇,找准定位、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谋划电商扶贫,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电商扶贫体验馆里推广的扶贫产品有近100个品种。广西新闻网记者 周隆富 摄

近几年来,为了让土特产走出苗山,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建起了四通八达的电商网络。目前全县有160家企业采用电子商务形式进行网络销售,已进入电商协会企业60家,进驻电商服务中心经营主体10家,围绕打造农副土特产品、构建电商产业带,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电商中心产业园,集平台搭建、营销推广、电商孵化、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全县19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电商网点,总数300多个。2019年该县电商销售额达8000万元以上,仅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就已进驻38家企业,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

2016年,广西贵港市率先启动“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推动贫困村电商扶贫。2020年6月11日,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云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百香果含苞待放,100多名村民笑声朗朗,除草施肥犹酣。“在电商的直销下,基地产销两旺。110亩果园,去年亩均纯收1.4万元,比本地同行高出六成左右,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8万元。”合作社总经理覃保全说。目前,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云表村己拥有6个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各类果蔬630亩,吸纳120人贫困人口就业。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0.8万元,比2016年翻了两番多。于2016年整村脱贫,累计脱贫人口432人。

广西提出,到2020年底,实现全区农村网络零售额翻一番,贫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率达100%。构建较为完善的电商扶贫公共服务、配套政策、网货供应、物流配送、质量标准、产品溯源、人才培养等体系,建立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衔接配套的绿色供应链。

2020时间已过半,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越是艰险越向前,八桂上下凝心聚力,聚焦深度极度贫困,紧盯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等重点地区,以决战决胜之势发起最后总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