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三支一扶”青年: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
2020-08-18 10:17:14

 “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重庆荣昌区,2019届“三支一扶”人员李相兰(左)为蛋鸡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新华社发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看发展、强信心(之六)】

  编者按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召开,强调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即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最新重要指示精神,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一些重要篇章、重要论述是一脉相承的,饱含着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嘱托、深情厚望。

  在大山深处、偏远乡村,有一支近40万人的“三支一扶”队伍,他们用倾情奉献、专业知识帮扶当地百姓摆脱贫困。今年是“三支一扶”计划启动15年。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最新部署,今年还将有3.2万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在广阔天地中挥洒智慧和汗水。光明智库特邀近年来投身基层的四位“三支一扶”青年代表讲述奋斗故事,与读者分享最火热、最闪亮的青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金句摘登

  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一线讲述】 

  坚守心中最初的梦想 脚下就会充满力量

  讲述人:2019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副校长 陶建刚

  2012年,我响应国家特岗教师计划,考入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当年9月,当我兴冲冲地赶到学校,眼前的景象把我震惊了——一片不大的土操场旁边,矗立着两栋小楼。集办公、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楼刚刚完工,房间里除了窗户啥配套设施都没有。学校只有一至三年级,一共33名学生。当天晚上,坐在12平方米“宿办一体”的房间里,我一遍一遍问自己,为什么选择来这儿。不久后,一系列不适应接连而来:听不懂方言、吃不惯面食、受不了冬天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的寒冷……来到学校的第一年,离开的念头闪现过无数次。

  2013年5月,我第一次家访,来到住在照金镇芋园村的女孩宋宝庆家里,才知道她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在煤矿干活很少回家,妈妈是残疾人。孩子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我娃很乖,就是可怜得很,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陶老师,娃很喜欢你,你不会也和之前的支教老师一样,一年半载就走了吧?”我心里一酸,觉得愧对老人那无奈却又饱含期待的眼神。

  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改变了我。我发现,大山不仅带来地理的阻隔,更阻隔了现代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城市孩子相比,山里的孩子更需要现代知识,更需要青年教师。渐渐地,我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不仅要留下来,还要把学校办好。除了承担美术、道德与法治等教学任务外,我还为孩子们开辟了第二课堂,成立了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社团——线描画社团。我们还搭建起交流互动平台及学校网站,使在外务工的家长能时常与孩子沟通,缓解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因为师资齐备、有校车接送,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小学逐渐壮大起来。2016年,学校学生已从最初的33名增加到220多名,教学质量也快速提高。除了狠抓教学质量,我们还非常重视孩子们的革命传统教育,打造了“小红星足球队”“小红星讲解员”“小红星合唱团”“小红星舞蹈社团”等十个优秀社团,形成“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红色德育品牌,让红色基因印刻在学生心里。

  2018年5月,我校二年级和三年级的51名小学生在“六一”到来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学习革命历史的体会和学校发展变化的情况,表达了感恩奋进、早日成才的决心。没想到,一周后,总书记给同学们回了信。“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总书记对孩子们的勉励,也让我感受到莫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我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扎根基层的8年,是我践行承诺的8年,也是收获喜悦的8年。我很开心看到学生们的变化,因为我知道,坚守心中最初的梦想,脚下就会充满力量。

  守护青山绿水,挺立起更丰实的人生

  讲述人:2019年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广东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护林员 刘天娇

  我出生在广东河源市龙川县赤光镇潭芬村。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附近的车田镇做了一名“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者。两年服务期满后,2011年7月,我满怀期待地前往龙川县车田镇镇政府,原以为可以施展才华、大干一番,却被分配到了林业站工作。

  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林业,一开始我倍感吃力,于是一边学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政策法规,一边跟随老林业人上山下村;白天巡山护林、植树造林,晚上观看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专题片。整整4个多月,我坚持吃、住、学都在办公室,终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林员。

  “三支一扶”服务期间,我组织开展防火护林宣传、道路清扫、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40余次。我还主动到贫困户家帮工,进门就撸起袖子干活,边干活边讲解森林防火知识,很快就跟村民打成一片,他们也记住了防火注意事项。服务期满后,不少村民带着家里的腊肉和鸡蛋来送别。我顿时泪流满面,深感与老百姓的深情厚谊相比,我为他们做的事还太少太少。

  在许多人眼里,护林员并不是一个好差事。但我深信,青山绿水需要人守护,经历大山深处的“苦行”之后,必将挺立起更加丰实的人生。

  护林员有多辛苦?林场山路陡峭、荆棘密布、交通不便、通信不畅,巡林靠走、护林靠吼,每天早出晚归,身着长袖长裤,带着镰刀、喇叭和长棍,巡查林场的每一个山头、每一条防火线,累了在林中打个盹,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山泉,目的就是确保森林安全、万无一失。没人说话,我就对着大山喊。在红星林场4年间,陪伴我的是一部摩托车、一把镰刀、一根长棍、一个喇叭、一本记录簿。一年下来,走破五六双鞋,用坏几把镰刀和几十根长棍,穿烂几十件衣服都是家常便饭。

  除了和树木打交道,我们还经常走村入户宣传防火护林。在我拉家常式的宣传中,“义务护林员”队伍日渐壮大,上西山村的罗叔就是其中一位。“我一个人在家,他上门陪我说话喝茶。现在他每回带宣传页过来,我就帮他在村里发。我家地势高,看到有烧火或者砍树的就会赶紧跟他说。”提起我,罗叔每次都是一脸慈爱。

  2017年8月25日,我得知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3名员工退休,急需年轻护林员,便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坪山林场海拔高、条件差、离县城远,而我的孩子尚小,妻子一开始并不赞同。最终,我还是说服了妻子。

  如今,我的生活已经和山林融为一体。看到林区的山青了、草绿了、树高了,我总是特别喜悦。我想,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而我的青春之歌,就响彻在山林深处。

  转正后也要留下来,为乡亲们诊病

  讲述人:90后“三支一扶”医生 敖瑞远

  2016年,我从云南德宏职业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后,先在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卫生院工作,两年后通过“三支一扶”考试,来到了罗平县边远贫困山区老厂乡卫生院。

  一天晚上9点半,74岁的老人杨惠约突然肚子痛,在儿子陪同下赶来卫生院求诊。他患有糜烂性胃炎,在县医院住院治好后不久,又复发了。我给他开针水输液,一直陪他到深夜11点多。第二天,老人又来输液,他的儿子一见到我连声感谢:“昨天您给我父亲开的针水很管用,现在我父亲病情好很多。”

  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我感到很开心。我自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百姓看病不易。老厂乡农村患者平时来卫生院看病的不多,每到周日赶集时,患者就多了起来,一天往往有二三百名。

  我还是老厂乡法乃村村民们的家庭医生,牵头组建了一个服务团队,为法乃村7个自然村331户719名老人、儿童、慢性病人、孕妇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每3个月,我们就进村入户巡回服务一次,3天走遍全村,为服务对象体检并提供健康指导。农村许多老人习惯有病拖着不去看,也不知道如何服药,我们主动找上门去,为他们讲解医疗常识。仅今年1至7月,我们就进村服务了4次。

  每次进村,都很艰苦。从卫生院到最远的村子小补母朵村要开车两个小时。今年3月,我们去小补母朵村服务时,村里的公路正在修护栏,车子不能通行,我们只好提着医疗设备走路进村,来回走了3个多小时。经过维修路段时,施工引起粉尘弥漫,难以睁眼,我们就在悬崖峭壁边摸索前行。好不容易进了村,我们4人从头到脚都沾满了灰尘。村民们感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

  这些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在农村当医生的价值,也感到家庭医生制度为老百姓带来的便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青年,“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现在的农村条件已经比我刚来时好多了,人们的生活在变化,我也在成长。这是责任,也是收获。今年9月我就可以申请转正了,我愿意长期留在老厂乡,为山里的乡亲们服务。

  在基层磨炼,把所思所想所学付诸实践

  讲述人:2016年“三支一扶”志愿者、宁夏盐池县委组织部一级科员 和滨

  4年前大学毕业时,面对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为建设家乡贡献一些力量。

  我出生在宁夏盐池县一个农村家庭,从小体验着农村生活的艰辛,也享受着在田野里奔跑的快乐。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学生社团“新野农村发展促进会”,一有空就到农村看村容村貌、体验风俗文化。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在社团组织志愿服务队去支农支教、开展调研。这些经历,很早就在我心里埋下了回到家乡、走向基层的种子。

  “三支一扶”服务期间,我最喜欢的就是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制定产业计划、解决饮水住房等困难。记得一次入户了解危房改造工作推进情况时,遇到一位名叫赵兴兰的老人,她家的危旧房已经拆除,新房正在建设中。为了方便照看工地,老人在工地旁搭建临时帐篷暂住。那天从她家回到单位后,突然下起大雨。老人住在帐篷里,安不安全?我十分焦急,冒雨返回老人住处。那时,雨水已经开始往帐篷里渗,我和同事们抄起铁锹,围着帐篷打起了一座小土坝,暂时挡住了雨水,又协调邻居腾出一间房子给老人暂住。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响应党组织号召,前往居民小区值守,还为每栋楼建立了一个疫情防控微信群。后来,这个群逐渐发展成了“便民服务窗口”。“我家没有消毒片了,能帮忙送点吗?”“麻烦你帮忙买四个花卷、一袋宽粉、五个苹果、一盘鸡蛋”……我又有了配送员的新身份,拎着大袋小袋的生活物资,穿梭于各个楼道。

  几年的“三支一扶”磨炼,是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会把所思所想所学付诸实践,扎根基层,像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张哲浩、吴春燕、张勇、王建宏、王斯敏 通讯员 欧阳海帆、曾祥太)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