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8日讯(记者 张艳玲)我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达500亿立方米,水安全已全面亮起红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目前,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达500亿立方米,水安全已全面亮起红灯。
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17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4,与发达国家0.7至0.8的系数差距很大;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5.6立方米,是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万美元GDP用水量约为500 立方米,而发达国家基本在300立方米以下。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推动节水工作。
《方案》提出,到2020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2022年,用水总量控制在“十三五”末的6700亿立方米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方案》指出,深化水价、水权水市场改革,结合用水计量监管,激发内生动力;推行水效标识、节水认证和水效领跑工作,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培育竞争有序的节水服务市场。完善激励政策,引导社会投资,扶持节水服务企业,推动节水产业发展。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提供节水整体解决方案,使节水服务产业成为拉动地方就业的新途径。
《方案》要求,推动法治建设,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促进节水作用。拓展融资模式,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节水领域。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绿色节水观念,倡导简约、适度消费模式。
上一条:光污染治理问题引起全球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