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敏(左一)走访营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张伟明 摄
中新网大理5月19日电 题:云南驻村扶贫干部:将心驻进贫困村
作者 缪超 张伟明
入夜,海拔2100米的营盘山被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点亮,远远望去,像无数萤火虫连绵挂在山腰。
图为竖立在营盘村的一盏太阳能路灯。 张伟明 摄
让营盘山上的营盘村走出“夜的黑”,一直是近2000村民的心愿,也是余敏的心愿之一。
余敏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驻营盘村扶贫干部,自2018年3月接替上一任驻村干部,至今他在营盘村已有一年多时间。
“贫困,我曾在云南的镇雄、陆良、东川等地走马灯式见到过。”余敏说,到了营盘村,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贫困后,对贫困有了更深感触,他说,“扶贫要用心理解认知贫困根源,动真心与贫困户交谈交心,花心思洞悉村民所需所期。”
营盘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横断山脉腹地,全村445户人家散布在垂直落差近1000米的营盘山各处。脱贫攻坚开始时,共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620人,贫困发生率为33.79%。
营盘村拥有立体气候,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山虽高但有地下水不断往地表冒。记者在村内看到,土地上种植有核桃、茶叶、烤烟、豌豆、蚕豆等作物。
在横断山区,营盘村自然条件突出,但依旧贫困。余敏走村串户同村民交谈认识到,“山川阻隔,这里的农产品缺乏销路,分散的农户难以抵御市场价格波动。”
于是,余敏打通了一条营盘村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数万名职工的供销渠道,核桃、茶叶、乌骨鸡等找到“新市场”。
去年,营盘村的乌骨鸡被“新市场”买光,核桃首次集中销售还推动了村委会注册成立核桃“合作社”,这将原本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共同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贫困除了因空间环境导致外,人的思想闭塞也是原因之一。”余敏对记者说,在营盘村有一户人家凭借收购加工茶叶,年收入过百万。他认为,“引导贫困户打开思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下一代人不再闭塞。”
因此,余敏十分关注教育,协调身后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帮助营盘村神舟小学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食堂加盖彩钢瓦大棚,更换100套课桌椅,增加3套电子白板。
图为营盘村神舟小学的学生在有电子白板和新桌椅的教室内上课。 张伟明 摄
“集团公司还资助了贫困户大学生,希望所有学生能在更好的环境里学习。”他说。
今年46岁的余敏,身体健朗,驻村期间,他反复了解责任内的89户贫困户情况,将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给到贫困户家中。他回忆,“刚开始,听不懂当地方言,需要村干部当翻译,出门带一根短竹竿,既是打狗棒,也做拐杖用。”
一年多来,平均每户贫困户拜访3次以上。如今,他给记者当翻译,也扔掉了打狗棒,村里的狗都认识他了,“贫困原因不同,有的因病和残疾、有的因劳动力不足、有的缺乏产业技术、有的因负担孩子上学……只有随时掌握贫困户情况,才能做到精准扶贫。”
近年来,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等单位对口帮扶下,营盘村的贫困户快速消减,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为1.19%。
图为营盘村神舟小学的学生们在餐厅大棚内用午餐。 张伟明 摄
贫困率降低后,余敏注意到了营盘村新的需求。营盘村村党总支书记罗汝明说,脱贫攻坚让村里道路条件得到改善,部分路面还硬化成水泥路,“路面坡度大,晚上没有路灯,走这样的路很危险,所以村民晚上没有串门的习惯。”
对此体会深刻的余敏又协调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在营盘村援助援建了数十盏太阳能路,点亮了营盘山的夜路。
路灯下,几位妇女跳起了广场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几天,余敏又与村干部们讨论着修建一个村民活动广场的可能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