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香港市民“航天热”持续升温
2021-06-27 08:00:16

 月壤来到香江畔,香港市民“航天热”持续升温!

  6月26日上午,“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月壤在港正式亮相。自27日起,香港市民可以近距离观看嫦娥五号返回器取回的月壤,使得“航天热”再掀高潮。

  香港理工大学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容启亮戴着讲解用的麦克风,在展区忙个不停。他介绍团队参与探月和火星探测任务的情况,耐心解答观众的提问。容启亮告诉记者,自2010年起,香港理工大学便积极参与国家航天项目,近些年,与祖国内地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国家在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等方面,还将实施一系列任务,希望能继续贡献力量。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揭幕式致辞时表示,科学家们访港,走访了香港多所大学和中小学,与学生分享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情况,让他们获益良多。嫦娥探月工程对香港来说特别有亲切感,因为香港的高校参与了这个工程。她还说,要持续发展,后继有人,需要更多有志投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

  目前香港与内地的创新科技合作正不断深化,今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的科技发展将大有可为。对此,容启亮说,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了深空探测研究中心。“集中了地质学、遥感、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专家的智慧,我们参与国家航天事业将更有底气,未来合作的道路越加宽广。”

  揭幕仪式上,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说,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圆满成功;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开通;中国空间站建设大幕开启,三位航天员成功入驻空间站。中国航天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新的目标迈进。

  嘉宾们来到展厅观看。最受瞩目的就是纪念币大小的月壤存放在水晶容器中缓缓转动,这天外之土呈灰褐色,夹杂着一丝丝金,闪耀着神秘的光芒,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约1731克月球样品安全返回。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成功采集到月壤。

  来自香港玛利曼小学的何凯岳同学睁大眼睛,围着月壤展品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随后又浏览了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织物国旗等实物展品。“月球离我们那么远,科学家能取回月壤,真了不起!”何凯岳说。

  除了最吸引人的月壤外,展厅还布满了科学家使用过的物品、书信以及探月装置等具有吸引力的实物展品。展览将“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等融汇其中,立体呈现百年来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救国,科技报国、兴国、强国伟大事业的感人故事,潜移默化地对广大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含图片310余张,近百件套实物,讲述了160余位科学家的故事。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香港爱国科学家和香港在回归后的科学成就、香港建设世界科创中心的图文资料。

  一套羽毛球机器人装置吸引了何凯岳和她父亲的注意。她的父亲上场与羽毛球机器人交手几个回合,之后又给她讲解人工智能科技的魅力。小姑娘频频点头,也跃跃欲试想与羽毛球机器人切磋。

  另一个人工智能的展示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展览现场,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戴上VR眼镜体验着陆区虚拟实境,仿佛亲身踏上探月落火之旅。

  参观结束后,有记者问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此行的感受,他回答道:“感受到香港市民对航天科技和国家由衷的爱,感受到香港的年轻科研团队的热情,作为老一辈航天人,我感到欣慰。”

  傍晚时分,展馆来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先生,他说看到新闻专程前来。虽然临近闭馆,讲解员还是为他做了讲解。老先生说,祖国很强大,他感到作为中国人很光荣!谢谢主办方办这么好的展览,让香港市民可以进一步了解祖国建设成就,了解科学家精神!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