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如果你看过《流浪地球》,如果你看过《火星救援》,如果你感叹外星球的神秘,如果你是一个科幻迷,那么,你一定要关注这个团队的故事,他们用青春在“太空”种出花朵,让长期太空作业、荒漠作业、深海作业成为可能。他们,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团队。近日,他们刚刚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从2014年5月“月宫一号”率先完成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开始,这个团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之后,他们的每一次亮相,都和进一步实验有关。随着2018年“月宫365”实验的成功,他们终于稍稍舒了一口气。他们完成了迄今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近日,记者采访了“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和团队成员伊志豪博士,请他们为读者揭秘这个在星辰大海筑梦的团队。

“月宫一号”是一个“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用通俗的语言形容,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生物圈。通过植物的生长释放氧气,为宇航员提供食物,再通过代谢为植物提供养料。当科幻电影中宇航员为在火星上生长的土豆欢呼的时候,他们早已在密闭的太空舱种植了30多种植物,体验春种秋收,还用饲养的黄粉虫给宇航员“吃肉”“加餐”。精密的实验背后,最难的是什么?伊志豪告诉记者,“心理关”是他们要克服的最大难题。在舱内生活370天,尽管有分组,但是一切都是第一次面对,个中挑战不言而喻。伊志豪形容,在舱内的生活,就像处于一个密闭的卧铺车厢,每天可以隔着小小的窗口看看外面。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有一段时间需要把窗口遮蔽起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调试不同的参数。“这时,就感觉这节车厢进了隧道,有奇异的孤独感和莫名的安全感。”

“上午9点钟,换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打开舱门,将植物用剩的液体排出,进入处理箱,测试、补水、补母液,重新打进培植槽。”周而复始,伊志豪在每天的舱内工作处理完毕之后,当心情有些波动的时候,就会去两个植物仓“遛弯”,“当看到亲手种植的植物茁壮成长,内心还是很愉悦的”。“还有一个师妹会吹陶笛。她有时候会为我们吹奏一曲。还可以下象棋、扔飞镖、骑动感单车,用运动的方式调节心情。”伊志豪告诉记者。长期的“地外”生存,他们形成了一整套缓解压力的方式,留待未来进一步科学研究。

370天的“地外旅程”中,他们曾经历了很多意外,比如突发的停电,他们也经历了很多自己设置的困难,以备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第一组是4位宇航员,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舱内已经适应了他们的生活参数,当我们换班的时候,宇航员换成了8位,一下子多了一倍,我们也曾担心影响舱内运行,但是由于预案准备充分,还是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伊志豪说。

当一切挑战都闯过来的时候,伊志豪感慨,他们成立的学生党支部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整个团队的师生们由于科研方向不同,被分为5个小组,5个小组是有机的整体,共同为‘月宫一号’实验的成功贡献力量。每个小组的组长由高年级党员同志来担任,大家定期汇报各自工作,定期谈心,做科研交流,携手攻关。各小组还定期开展实验教学和软件操作,让大家都能很好地进入实验状态。”伊志豪说。

记者问伊志豪,“月宫一号”团队的梦想是什么,他说,他们想“看着祖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迈进”。“这是北航人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精神,也是我们‘空天报国’的梦想。假如我们的地外空间站建好以后,需要有生命科学背景的人参与选拔,我一定会第一个报名。”

因为,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