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的审计坚守之十五:
审计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路护航”
今年以来,围绕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的目标任务,审计署统一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157个贫困县开展扶贫审计,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截至目前,全国审计机关累积推动7600余项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地,切实维护了广大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日前,《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多个县市,从扶贫资金的落实和使用,到保障性民生项目、农村新经营模式的建设等多方面对审计工作成效进行了实地调研。
织牢织密扶贫和涉农资金“保障网”
“现在拿到补偿款了,多亏审计帮忙,我们的钱才终于发放下来!”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吴家镇兴安村五组的一位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表示。今年8月3日,一笔久悬未决的退耕还河资金终于发放到了兴安村92户315位村民的手中,了结了众人近三年来的一块心病。
作为减贫脱贫的“助推剂”,惠农补贴资金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对于审计工作人员来说,各类惠农补贴资金和政策落实情况正是他们关注的重要环节。
经盘锦市审计局实地调查,2018年6月,吴家镇兴安村五组就收到了退耕还河补偿款10.09万元。但由于该地块属于河套地,权属在水利部门,少数村民从水利部门承包耕种,认为退耕还河资金应为承包户所有,也有村民认为该地块属于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资金应该由全体村民所有。
相关审计组在审计报告中指出,盘山县人民政府应督促相关单位尽快统一意见,形成合理的分配方案,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
这份审计报告引发了盘山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通过司法确权和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终于在今年7月23日形成分配方案,8月3日补偿款正式打到了村民的银行卡上。
而这,只是审计工作确保扶贫和涉农资金使用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中,为了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审计部门从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危房改造等各类补助发放、专项资金结存时间等各个方面予以悉心“把脉”。
“此前,在马山县、隆安县等5个县的部分扶贫项目中,统筹整合资金没有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进行运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农业与资源环保处梁桂成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财政涉农资金仍按原部门、单位的渠道支出,只是使用方向改变为贫困地区,没有真正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统筹使用。“甚至出现了一边资金闲置,一边却缺少资金的现象。”梁桂成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给出建议,在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支持贫困县自主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同时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的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调研,从而改变财政涉农资金滞留时间长、项目实施进度慢等状况。
而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眭国华介绍,自2019年6月至今,审计厅已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各类信息、报告等290份,有关市县根据审计建议完善或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办法108项。一张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保障网”正在密密织就。
疏通理顺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重难点”
然而,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审计工作不仅仅在确保资金的使用上发力,从扶贫项目开工情况、保障性民生项目建设和使用效益到农村新经营模式的建设,审计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力疏通扶贫和乡村振兴上的难点、堵点。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村新源生物质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秸秆压块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实现秸秆全部还田离田,确保全域全时段不烧。2018年,肇源县取得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贴资金用于建设26个秸秆压块站;获得补贴资金用于购买家用生物质锅炉2450台。此外,县政府扶持兴建了一批秸秆压块企业,量产压块秸秆作为家用生物质锅炉的燃料。
不过,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审计人员却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尽管秸秆压块站如期建成,生产并不如想象中景气,无法达到预期的生产效益;购买的生物质锅炉有些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出现纷纷抢购的场景。随后,审计干部一方面向农民宣传国家政策以解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积极向当地政府建言献策,帮压块站拓宽销路。
县委、县政府即刻反应,迅速制定了关于使用秸秆产品的地方性文件,统一要求本域内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楼房供暖全部采用秸秆压块燃料,同时,农业部门和乡镇加大工作力度,指派专人负责,倒排工期,推进家用生物质锅炉更换进度等。
“政府解决了秸秆原料化的销售出口,安了我们的心,自然也提高了建设的积极性,加快了压块站投入使用,家用生物质锅炉也有了燃料。”新源生物质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肇源县已先后建成秸秆燃料压块站37个,年可完成秸秆收储利用23.5万吨;共计安装家用生物质锅炉5400台,均已全部投入使用。
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广西马山县。据马山县县长张自英介绍,2016年9月,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工率、投资率、住房竣工率和入住率仅为37.5%、4%、1.6%和0%,四项指标在全区排名倒数。依照审计部门指出的问题,县政府制定了《马山县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去库存房安置购房方案》,从搬迁对象、去库存房来源、库存房基本要求、购房程序、资金安排等各个环节依次突破,及时对审计部门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审计为乡村振兴一路“护航”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持续扎实开展扶贫审计,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工作“过渡”一路护航。
2020年一季度,审计署组织对全国各级审计机关2016年以来扶贫审计查出的7万多个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严防整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进一步提升了扶贫审计效果。3月,审计署召开扶贫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审计署关于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扶贫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审计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着力重点和工作要求。
截至2020年4月,通过落实整改,全国审计机关推动7600余项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地,制定或完善扶贫相关政策制度6100余项,有效维护了600多万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在审计工作的持续助力下,各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成就也日渐彰显。
在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5217户已全部实现搬迁入住,在创富田园、扶贫车间、开发乡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等多项政策的助力下,脱贫人口已达到总搬迁人数的97.5%。在县域不同地区,“弄拉模式”、“小都百模式”、“古朗模式”成为了大石山区产业扶贫的典范。
在与越南多省市接壤的广西宁明县,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7.26亿元的投入换来通村通屯硬化路1149公里、安全饮水工程296处、村级宽带项目101个、村级公共服务项目146个,原本典型的“少老边山穷”地区旧貌换新颜,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8.9%下降到如今的0.23%。
在肇源县,4000万元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建设项目有序进行,共建设垃圾中转站8个、垃圾分拣站139个,并购置清扫车、洒水车、吸污车、垃圾压块车等设备,将垃圾清扫、收集和运输设备覆盖16个乡镇、7个农林牧渔场、135个行政村、538个自然屯,初步搭建起村屯收集-乡镇分拣-企业中转-县级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原本垃圾堆积多、处理难的新农村被改造地“焕然一新”。
未来,审计署将聚焦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聚焦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审计力量。
上一条: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