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记者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山东一些地区不接受扶贫大棚项目。鲁南某县扶贫办一位负责同志说:当地实际上不再向基层推荐大棚扶贫项目。他表示,由于受市场波动影响,农户承包扶贫大棚的积极性较差。因为产出收益不是很高,有的农户宁愿夫妻外出打工,每天有两三百元的收入,也不愿意承包大棚。由于大棚种植对技术、行情较为依赖,后期维护费用高,比如两年就需要换膜,从而影响收益。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冲刺阶段。各地扶贫领域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是时候加以系统性的总结和排查,以便于及时“补漏”和调整。像山东部分地区扶贫大棚项目受到冷落的现象,就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
通过公开报道检索可发现,近年各地的产业扶贫,大棚项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选择,不少地方的村民也真正借此脱贫致富。但山东一些地方的大棚项目所暴露出的问题,同样不是个案。
如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皖北某地审计中发现,不少贫困村扶贫大棚在布局、发包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扶贫大棚建好后或处于闲置状态,或生产的蔬菜缺乏销售渠道,收益不好,使产业扶贫效果打了折扣。还有个别地方衍生出其他质量问题。如前几天,山东省聊城市纪委监委通报的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中,就有某地30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建设的4个蔬菜大棚,刚刚建成就被风吹塌的细节。
总体上来看,这类现象折射出当前产业扶贫中的两个问题,尤为值得正视。一是,基层的扶贫能力问题以及扶贫项目选择的盲目性。这次报道中就有乡镇扶贫干部表示,扶贫资金一般会到乡镇,但乡镇干部却不一定有这方面的经营头脑,大都会从县级项目库里选择,一般就是大棚、光伏和扶贫车间,基本上是听从上级安排,过去选择大棚项目的较多。
也就是说,如何因地制宜选择扶贫产业项目,最有发言权的基层扶贫干部可能面临信息掌握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在不同程度上只能“听从上级安排”。这种状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扶贫项目选择的盲目性。如何提升基层的扶贫能力,以及扶贫产业的选择如何进行科学评估而不是跟风或者由上级安排,仍是减少产业扶贫风险必须要突破的难点。
二是,大棚项目往往后期维护成本高,对市场行情的依赖度也高,那么在扶贫补助政策和专项资金投入结束后,会不会面临“烂尾”的风险,应有提前的预防。这一点,其实不光是大棚项目需要考量,其他项目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到了当前的扶贫攻坚阶段,要警惕和防止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暂时性的扶贫效果而忽视后续长远发展的问题。
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兼顾各地的资源禀赋、村民意愿,更要结合长远的市场行情,不能跟风,也不能为一时的效果所“迷惑”。在这方面,过去一些地方的光伏扶贫项目已经有过教训。在扶贫补助减少或者说产业补贴取消后,产业扶贫项目还能否继续给村民带来收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产业扶贫项目选择所必要的风险把关工作。 (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