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设”一词不过是旧瓶新装,并没有什么新意。“人设”完整的说法是“人物设定”,指对动漫、游戏、小说、漫画等二次元作品中虚拟角色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的塑造。而过去,与之最为贴切的一个词就是“形象”,明星一旦曝出负面新闻,比如,吸毒、偷税、婚外情,甚至在公共场合发表带有个人偏见的言论等,他们长期以来苦心经营的形象就会彻底倒塌。
随着“人设”一词的共享、流传,它的使用越来越大众化,人设并不只是名人的专属,普通人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人设。
网红经济时代,人设成为快速推销自己、打造个人品牌的一种方式。人设具有社交性,年轻人喜欢在朋友圈给自己建立人设,并不都是缺乏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而是想在人际交往中呈现更加理想化的自己。然而,在人设的诸多秀场中,总有一些年轻人被自己的“完美人设”所绑架。
《人民日报》曾这样描述朋友圈的“完美人设”:为晒厨艺,给一道味道古怪的菜肴精心打光;为秀底蕴,还没读完一本书就先晒出三五句评论……朋友圈越精心维系,现实中越容易焦虑,时时担忧“人设”崩塌。还有文章总结了朋友圈人设的N种类型:“打卡狂人”“业界精英”“旅行达人”……朋友圈内诸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状态看多了,甚至让人怀疑人生,“同在一个圈内,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追根溯源,朋友圈的英文叫做“moments”,是瞬间、片刻的意思,换言之,朋友圈的状态都是由每一个瞬间、时刻交织而成的。我们在朋友圈往往喜欢记录自己“巅峰”的时刻,然而,回归到现实,在布满了无聊、琐碎与荆棘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巅峰状态毕竟是少数时刻,朋友圈只是一种将巅峰状态高度放大和聚焦的“容纳器”。此外,在各种修图、剪辑软件的辅助之下,朋友圈里的内容也会出现虚拟、造假的嫌疑。
年轻人对完美人设的追求,实质上是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给自己的形象加上不同的标签,也代表着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奥地利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过有关“自我”的理论。他认为,人其实是由三个自我叠加构成的。处在第一位的,是自己想在别人心中塑造的自我,这就等同于人设,这种自我并不是本真的自我,而是一种社会性的自我,其价值在于塑造一种包装了的、虚拟的形象。
在社交媒体即时分享与自由表达的时代,处在第一位的自我被彻底地释放。尽管很多人不会意识到,甚至也不会承认这一点,但是不少人在朋友圈里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人设。古人云,“无人开口不言利”。同样,人设背后的虚荣心人人都有。必须承认,在使用社交媒体交流比面对面沟通更多的时代,朋友圈里因表达自我所发出的每条信息,都隐藏着自己的动机。这是对自我人设的一种注解和支撑,它都会有预期的目标读者,希望得到某种关注、认可、点赞,甚至获取归属感,否则根本没必要对外公开,直接进入“收藏”,供自己查看就行。
人设本是一个中性词,打造人设也并没有错。但是,一旦被功利化、极端化,就会衍生为一种高度的虚荣心,或夹杂着利益的动机,从而工具化。
“伪精致”就是将人设极端化的代表,本想在社交媒体塑造一个精致的自我,却通过社交媒体的可选择性、遮蔽性,彻底放大了虚拟形象的某个侧面,过度地偏离了本真。如果一味地沉浸在不现实的虚荣中,不断地强化这种虚拟化场景,只会让自己被裹挟,进而迷失,无法自拔,难以认清真实的自己,最终等到虚幻的破灭。
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提出,交往行为必须遵循三个有效性要求:判断、陈述的真实性,遵循规范的正当性和表达自我的真诚性。要想不被朋友圈的“完美人设”彻底绑架,要么高度自律,做一个彻底的沉默者、观察者;要么摆脱掉不匹配自己的人设标签。
总而言之,给自己的朋友圈加点料,粉饰一下,倒也无妨,切忌用力过猛。人无完人,认清真正的自我,在现实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充实自我,做一个更加真实、真诚的自己。
胡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