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刘明洋 丁梓懿 朱宇轩
香港维港边的节日装饰(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香港培侨小学在举行升旗仪式后播放一部宣传香港国安法的动画片(10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国庆中秋双节之后的周末,香港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铜锣湾街头人流熙攘,商铺正常营业。随着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的缓和,不少香港市民选择假日出门逛街购物,抑或与家人朋友相约餐厅小聚。具有香港鲜明城市印记的红色的士、双层巴士和有轨电车驶过街市。香港国安法实施百日之际,往日那个繁华祥和的铜锣湾又重新回到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
“这是久违的安宁。去年6月‘修例风波’开始以来,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就游行示威不断。位于暴乱重灾区铜锣湾和旺角的店铺,通常只能营业几个钟头就不得不关门避祸,搞得店员和行人个个惶恐不安。”从事百货零售业已经二三十年的蔡宗建对“黑暴”重创香港零售业的情况记忆犹新,“‘黑暴’肆虐之时,游客望而却步,普通市民连门都不敢出,更别说上街消费了,甚至还有店铺被暴徒打砸。当时香港市场的景气被暴乱人为地搞差了。”
“‘修例风波’时,普通市民最大的感受就是,多数人没有了人身和言论自由,出门、讲话都要很小心,人与人之间也因观点不同产生隔阂。”蔡宗建告诉记者,经历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大多数市民都盼望香港能尽快重回正轨。
令蔡宗建感到庆幸的是,这场“人祸”在香港国安法出台实施后终于得以终结。“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社会氛围好了很多,大家期盼已久的安宁生活终于回来了,做生意、上班、逛街都不用再担惊受怕。”蔡宗建表示,虽然今年因为疫情封关失去了很多游客光顾,对香港零售业打击不小,但好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社会重回正轨,本地市民的消费意欲恢复正常,没有出现雪上加霜的情况。
郭德英在市井生活气息浓郁的深水埗经营着日式牛肉饭铺位,她对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社会形势转稳趋好同样有着切身体验。“香港国安法实施这段时间以来,明显感受到社会气氛好转,我们做生意更加安心了,普通市民可以放心安全地外出了。随着疫情逐渐受控,现在市面也慢慢热闹起来。”她说。
游客在香港一家商店外拍照(10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香港街头的咖啡座(10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去年“修例风波”期间,激进示威者一度占领香港国际机场并在机场施暴。曾经当过空姐的郭德英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感到心痛和愤怒,她在网络上仗义执言,反对暴徒的野蛮行径,却因此招致示威者的记恨,不断受到滋扰甚至恐吓。
“为什么去年‘黑暴’那么猖狂?就是因为香港缺少一部像国安法这样有震慑力的法律,导致没法有效保护国家和我们普通市民的安全。”郭德英告诉记者,自己一直盼望香港能出台可有效止暴制乱、恢复社会秩序的法律,当得知国家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时,她十分兴奋。
现在除了经营一间饮食铺位,郭德英还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拍摄各种短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上,传递爱国爱港的正能量。记者在商场见到,光顾郭德英铺位的食客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他们对郭德英敢于表达正义之声的勇气纷纷竖起大拇指,并同她合影留念。
香港国安法出台前,每逢节假日,有时甚至是在工作日,“黑暴”分子总会不时在各处组织非法示威或进行捣乱破坏,让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蒙上阴影。家住元朗的林慧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和家人出门前要密切留意新闻报道和公共交通状况,因为暴乱分子经常四处堵路、瘫痪交通,不仅无端阻挠市民日常的通勤、社交及生活,还暴力欺凌与其意见不合的路人,大多数市民的日子都过得提心吊胆。
如今,林慧明及其家人出门前再也不用如此担忧了。她告诉记者,香港国安法实施近百天,威力已经显现,少数乱港分子仓皇出逃,害群之马明显被震慑,暴徒不敢再制造动乱,交通、市面都恢复了往日的顺畅热闹,民众也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
除了打砸破坏、恐吓市民,“黑暴”势力还曾编造大量歪曲事实、抹黑特区政府的谣言,并在社区、街道涂鸦及张贴起所谓“连侬墙”。记者近日走访港岛多区发现,在香港国安法生效约百天后,充斥着反中乱港内容的“连侬墙”基本消失了,一些具有“港独”含义或者支持暴乱的海报也被拆下。“现在街面、社区都变得清朗起来,走在外面,人的心情都轻松愉快了许多。”香港青年丁政凯告诉记者。
由于反中乱港势力的极力抹黑与污蔑,起初一些市民对出台香港国安法难免有些忧虑。“只要你不去搞分裂、搞破坏,奉公守法,根本无须惧怕。”丁政凯表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身边很多人都发现原来的担心是多余的。事实证明,香港国安法震慑打击的是“黑暴”,保护了绝大多数市民的自由和权利。
谈及对今后的期待,多位受访市民表示,希望有关部门继续严正执法,对一小撮始终想搞乱和“揽炒”香港的顽固分子要坚决打击,绝不能手软。大家相信,在香港国安法的护佑下,香港一定能够重整旗鼓、重新出发。
香港维港边的夜景(10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香港铜锣湾一座商厦的人流(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一艘游船驶入香港会展中心附近的海面(10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