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河县某村部门口,一座新建的漂亮公厕锁门不让使用,与之相距不足20米的简易旱厕成了附近群众上厕所的唯一选择。
□文图/河南日报记者 汤传稷
7月31日,本报曾经刊登图片报道《新建的标准公厕为何“睡大觉”》,9月8日,本报又发了通讯员文章《农村公厕建好更应管好》。此后,我们陆续接到了不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此事。为此,记者又在我省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已经建成的公厕长期锁着门,群众对此颇有意见。
日前,记者途经唐河县某村,只见公路一侧不远处是一座公共厕所,紧邻着村部而建,洁白的墙壁、朱漆的大门配上青色琉璃瓦,使这厕所显得颇为豪华气派。记者走近前去,却发现两扇门紧锁着,根本推不开。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厕所建成时间不短了,一直锁着门从未对外开放过。而距此不足20米远处,是一座简易的旱厕,旁边一所小型驾校的学员都到那简易旱厕里去方便。
建好的厕所却锁着门不让用,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此前,记者在西峡县采访时就发现,有不少乡村厕所,远远看去,建得十分漂亮,可等走到近前,却发现大门紧锁,根本用不成。
有的厕所甚至从建成之后就是摆设。豫南某县一村庄,常住人口100多人,有关部门在村子正中间修建了一座公共厕所,兴建之初,村民满心欢喜,原指望解决了村民们的如厕难题。谁知,建成之后,却没有通水,也无水冲池,相当于建了一座漂亮的旱厕。随后,这座造价不菲的公厕就关闭了。从建成至今,从未启用过。
还有一些群众反映,周口市一些农村地区,也修建有漂亮的公共厕所,但是却长期锁着门不让用。类似现象,新乡、焦作、濮阳等地群众也有反映。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我省一些农村地区,公共厕所建成了却不能用或不让用的情况绝非个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层干部道出了其中的部分缘由。这位基层干部说,农村建这么多厕所,许多地方领导也是出于上级的命令不敢违背,不顾实际情况,没进行充分地调研,盲目地上马建公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许多基础性工作或长效机制没有跟上,导致出力不讨好,好心没办成好事。结果是,国家的钱花出去了,却没有能够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甚至成为摆设,这实在是让人遗憾。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地方建公共厕所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验收,上级没有验收通过之前,锁着门不让用;验收过去了,又觉得交差了,干脆锁起来不让用,也省得多费事。其结果就是,建好的漂亮的公共厕所,却长期锁着门,在群众眼里,它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形象工程。
一位村干部说,一些农村厕所建成后,维护和管理都需要继续投入,很多农村集体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养护一座公共厕所的费用也拿不出来,在此情况下,有时也只好选择关闭它,以免由于无人管理引发群众投诉,造成新的矛盾。
国家投入资金,本意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实事没有办实,好事没有办好,其中必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此事,把民生工程的收尾工作做好,真正“打通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善始善终,以抓铁有痕的精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