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调查|流量造假、大数据杀熟、黑灰产业……拿什么拯救网络诚信?
2020-12-09 08:02:43

 91.3%的被调查者经常或有时遇到网络谣言;仅有14.8%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未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7日,在山东曲阜举行的2020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发布《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用一组组数据揭示了当前我国网络空间违规失信问题的严峻性。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2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不仅意味着发展红利和机遇,同时也带来治理难题和挑战。

与会的业内人士表示,筑牢清朗网络空间的诚信基石,首先要靠行业企业自律。近年来,广大互联网企业重视企业诚信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诚信内生机制。

“吃瓜”不知该站哪边,直播带货卖100万元退货90万,从未订阅过的推销短信铺天盖地,吸引人的标题背后是文不符题的失望……这背后的逻辑皆因“流量”作祟。

“流量为王”还是“内容取胜”?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在大会上说,只有坚持数据真实,坚持行业自律,才能让企业健康发展。

互联网公司正担起打击网络虚假行为的主体责任。小红书公共政策部总经理熊键表示,小红书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内容,在今年9月份开展的啄木鸟计划中,小红书处置了7383位有虚假推广行为的博主和21.3万篇有虚假推广嫌疑的笔记。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系主任叶明睿说:“互联网公司打击假流量、保障数据真实的本质是保护原创,为平台带来持续活力。他们主动向内容导向倾斜,是践行网络诚信的生动体现。”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也离不开制度保障护航。一些行业领域通过建章立制,给从业者套上了“诚信紧箍咒”。

同一时间的同一航班,老用户购买机票比新用户更贵?众多领域的“大数据杀熟”让消费者屡陷消费陷阱。今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明确提出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此举极大规范了在线旅游市场秩序。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违规失信网站专项整治,组织举办网络诚信大会和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合作机制,网络诚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在群众广泛使用的App中,多数都开始引入信用评价、失信约束等诚信机制,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正在加快形成。(记者张昕怡 陈国峰)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