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新疆生态与民生持续改善—— 群众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2021-10-13 07:02:49

 金风送爽,瓜果飘香。从草木葱茏的天山脚下,到葡萄满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城镇,新疆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仅因为丰收的喜悦,还因为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工作离家更近了,兜里钱包更鼓了,各族群众情谊更深了。

  “生态环境好了,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从阿克苏机场到市区的路上,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整齐地分列两旁,防风固沙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片阴凉。

  阿克苏过去曾被沙漠戈壁包围,沙漠距城市最近处仅几公里。大风裹着沙砾刮倒麦苗,农作物补种的情况普遍,有时辛苦种了一年的果品会在快成熟时被大风吹落大半……

  自1986年阿克苏开启营造大型防风固沙生态林的柯柯牙绿化工程以来,先后用第一个10年完成人工造林3.3万亩,第二个10年完成人工造林6.55万亩。党的十八大后,柯柯牙绿化工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完成人工造林90余万亩。如今,阿克苏市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年降水量也由不足60毫米提高到100毫米左右。今年3月,当地启动第四个“百万亩”生态工程,为“绿色长城”继续添砖加瓦。

  天山脚下,蓝天、白云、草原、骏马,勾勒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塔格拉克村的美丽图景。26岁的维吾尔族小伙塔西尼亚孜·吐尔洪骑着骏马,热情地邀请到访游客骑马游览。

  “以前,我在山上放羊,攒不下钱。在景区工作后,旺季时,我最多一个月攒下了8000多块钱。”塔西尼亚孜·吐尔洪说,草场保护起来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当地牧民接受培训后参与旅游项目服务,收入也更有保障了。他所在的“归园田居·塔村”景区今年成功晋级国家4A级景区。年初以来,已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00余万元,带动当地及周边600余名农牧民增收致富。正如阿克苏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所说,“生态环境好了,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现在我丈夫不用再出远门打工了”

  灵动的舞姿、欢快的舞步,一对维吾尔族青年在和田地区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村口,和着维吾尔族传统乐曲翩翩起舞。跳舞的姑娘、小伙和一旁伴奏的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7月以来,该村219户农户中,已有150余户在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完成农户庭院改造。突出的生态优势、整洁美观的民舍,加上一户一业、自发经营的特色餐馆、民宿和农家乐等配套设施,让当地民众过上了足不出户也能宾客盈门的日子。

  距稻香村30多公里的布扎克乡布扎克村,村民们的生活这两年也越来越好。

  村民肉孜买买提·拜克尔通过对光照的控制,规模化肉兔养殖的效率大幅提升。

  2019年,肉孜买买提·拜克尔一家在当地政策支持和鼓励下尝试养殖肉兔。“一开始先试养了100只种兔,当年就赚了3万元。”肉孜买买提·拜克尔说,平均每只种兔每年可出栏40只肉兔。去年,他们扩大了养殖规模,最近3个月出栏6000多只肉兔,赚了6万多元。“现在我丈夫不用再出远门打工了。”肉孜买买提·拜克尔的妻子高兴地说。

  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肉兔养殖已辐射布扎克乡周边的10个乡镇,覆盖和田县174个行政村,带动了周边2742养殖户,户均养殖100只种兔,年均增收2万元。

  “为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尽一份力”

  在昆玉市和泰新区内,幼儿园、农贸市场、农机(农资)停放点、商业街等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31岁的艾比布拉·伊米提2016年12月搬到这里,靠着养牛和种地,现在年收入10多万元。

  还未走进和田县布扎克乡库木村幼儿园,便能听到孩子们稚嫩而悠扬的歌声。操场上,几十名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游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园长阿尔孜古丽·阿力木说,幼儿园建于2017年,共有维吾尔族学生200多人。幼儿园实行双语教学,课程丰富有趣,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和田地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马朝霞介绍,过去一年,和田各级各类学校成立文化体育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1.7万个,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3.2万场次,组织瞻仰革命先烈、祭扫烈士墓活动1.2万场次。常态化、全覆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美丽的新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毕业于新疆大学法学院的阿地力·艾买尔如今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振兴园牧业有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作为从家乡走出去的大学生,更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带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为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尽一份力。”阿地力·艾买尔说。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