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取消省界收费站 14省份上报实施方案
2019-05-29 08:24:33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有了新进展。昨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已有30个省份启动制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其中,北京等6个省份正在起草,到今年年底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将基本取消。目前,已有11省区市制订ETC推广方案,年底前在籍汽车ETC安装率将达到80%以上,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将达到90%以上,同时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在人工收费车道全覆盖。

 

看点1

30个省份启动制订实施方案

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介绍,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力争在2019年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5月17日,交通部组织召开了全国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视频会议。截至5月27日17时,已有30个省份启动制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其中,河北等14个省份的实施方案已报省级人民政府审议,天津等10个省份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北京等6个省份正在起草中。

吴春耕表示,为确保落实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任务目标,交通运输部将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指导和督促力度加快推进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确保如期优质完成任务。

看点2

京津冀:今年将取消省界收费站

京津冀作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重点区域备受关注,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就曾表示,2019年将取消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交通运输部在去年进行了试点,2018年年底取消了山东和江苏、重庆和四川之间的15个省界收费站,效果良好。”李小鹏说。

今年4月9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就取消省界收费站事宜到首发集团京开高速市界站榆垡南站进行实地调研。李小鹏要求,在便民服务方面,要做好物理拆除,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并不断深化联网收费公路支付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科技作用,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李小鹏在调研时强调,在统筹协调方面,要以取消省(市)界收费站为契机,加快建立健全行业统一的技术安全运营保障体系;加强攻关,抓紧落实技术解决方案,并强化统筹,全力做好全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法律法规、技术应用的调整,确保执行标准统一、要求一致;同时,加强同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从措施、手段上深化合作,提升高速公路管理能力。

看点3

货车收费由计重调整为按车型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将要在政策优化调整上实现攻坚突破。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优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同时,货车的通行费费率也将调整,将不再计重收费,改为按车型测算。

吴春耕表示,国际上对公路货车普遍实行的是按车型收费,“近十多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公路货车实行计重收费,主要是为了通过经济手段遏制超限超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路基础设施安全。这种收费方式运行十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吴春耕说。

随着近年来我国治超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高速公路严重违法超限超载已经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在当前要求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的背景下,继续实施计重收费,沿用过去的操作模式,不利于货车的快捷通行,降低了货车通行效率,影响“不停车快捷收费”目标的实现。

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优化调整货车计费方式,统一由计重收费调整为按车(轴)型收费。为确保不增加货车总体通行费负担,交通运输部将指导各地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科学测算并依法调整货车通行费费率,统筹维护好重车和空车、高速公路使用者与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落实货车按车(轴)型收费要求,确保不增加货运车辆的总体负担。

■ 背景

取消省界收费站并非取消收费

所谓“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非是要取消收费,而是将传统的人工发卡、收费、抬杆放行的方式转变为电子支付的方式,包括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和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

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一部分具备条件的收费站将进行物理拆除,制作安全通行隔离防护栏、限速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等,可实现与常规车道同宽均速安全快捷通行。一些暂时不具备施工条件的收费站,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将暂时实行抬杆放行,后整体拆除。在省界收费站取消后,出入口收费站还将保留少量的人工收费车道。

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取消后,ETC车辆在出入口收费站都可以不停车快速通行。这有利于提高全网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节能减排、降低车辆运营成本、减少尾气排放。同时,有利于降低高速公路的管理成本,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还有利于提升高速公路的用户体验,节省通行时间,真正实现一网畅通。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