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青岛打造电影“梦工厂”
2019-06-17 06:57:42

 

  图为室内水下摄影棚。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电影市场的繁荣、文化消费的增长,观众品位的提高,对电影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产业化程度不高、影视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中国影视产业的短板。

如何补上?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基地的出现是一种探索。基地的启用不仅吸引了众多剧组,也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各要素的集聚,搭台筑巢效应初显,见证和推动中国影视产业的不断成长。

当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基地在2013年动工、2018年全面启用时,中国影视产业也在这5年间经历了一场巨变。国内年度票房总额从2013年的217.69亿元飙升至2018年的600多亿元;国产电影接连打破票房纪录,撑起了高速增长的文化消费热潮;观众的品位不断提高,对电影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5年间,《环太平洋2》《长城》《流浪地球》等电影相继在青岛东方影都诞生。作为国内首个经英国松林认证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东方影都应中国电影市场的新需求、新变化而生,渐渐成长为涵盖全产业链条的影视基地。不过,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青岛市民来说,他们对于东方影都的期待,绝不仅仅是一个隶属于某家企业的拍摄基地,而是可以孕育更高质量电影、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培植电影文化。

高科技影视基地满足产业升级需要

与想象中的喧闹熙攘不同,安静、规整,是青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给人的第一感受。

这里几乎所有的影视拍摄都被白色墙体的摄影棚所隐藏,剧组绝大部分工作都在棚内完成。置景车间与摄影棚采用1∶1的组团式布局,为剧组拍摄提供便利并节省时间成本。《封神》剧组正入驻于此,他们从东阳带来的木工师傅,会在旁边的车间把道具做好,然后搬到摄影棚使用。

“在硬件上,我们有绝对的自信。”青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总裁孙恒勤说。这里有包括世界最大的1万平方米单体摄影棚、先进的室外水池和室内恒温水下摄影棚在内的40个高标准摄影棚,配套邻近周边的32个置景车间,可全方位满足国内外大制作影片的摄制需求。由英国松林制片厂设计的摄影棚每个都配备有降尘效果的木质地板、充足的配电箱、中央空调、排气口和能达到同期录音的声装标准,水下摄影棚的水温更是控制在一定温度区间内,以保证各项目拍摄过程中的舒适度。

除此以外,东方影都已建立起配套服务企业资源库,涵盖摄影器材、道具、群演、灯光、后期制作等影视产业全链条。“来东方影都,摄制组不需要携带昂贵的设备,完全可以到青岛后再租。针对青岛的潮湿气候,我们还引入了专业的维修保养公司,保证摄影设备不受损坏。”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品牌推广部副总监胡莎说。

产业化程度不高、影视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中国影视产业的短板。青岛东方影都的建成,满足了国内影视产业升级的需要,许多大制作电影剧组纷至沓来。“拍摄《流浪地球》之前,我们参观了好多影视基地,东方影都的摄影棚数量最多,设备是最先进的,免除了很多转场的麻烦。”《流浪地球》制片人王鸿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青岛,目前她参与的《鬼吹灯之天星术》正在这里拍摄。

《封神》导演乌尔善说:“影视大制作同期拍摄任务重,同时启动多摄影棚的状况时有发生,一旦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就需要整个剧组转场,十分麻烦。《封神三部曲》整个剧组有2000多人,相当于一个企业,频繁转场会极大影响成本和拍摄周期。而东方影都,可以满足我们绝大部分拍摄需求。”

目前,东方影都40座影棚使用率最高时达80%,排期已经到了2019年底。

“软硬兼施”吸引剧组和配套元素

能否吸引更多剧组前来,是一个影视基地成败的关键。

演员黄渤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就在东方影都拍摄完成。作为青岛人,黄渤见证了青岛从天然摄影棚到世界先进影视基地的发展。除了硬件,他也期待服务的升级,“这样才能有回头客。”黄渤说。

为此,青岛使尽了浑身解数。2018年,西海岸新区专门成立灵山湾影视局,直接在产业园内办公,就近为剧组和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实现企业注册、货物通关、车辆通行证、境内人员暂住管理等事项“一窗受理”。

目前,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已经为入驻剧组提供涵盖影视器材、服化道、布景、特种车辆和集装箱仓储等环节的全流程“管家式”服务。针对不同摄制团队的多样化需求,还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包括团体食宿、交通、签证申请、合同与法律咨询、群演及外联等。

青岛还出台了“真金白银”的专项扶持政策:由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和融创集团各出资50%设立总额50亿元的影视产业发展基金,对入驻青岛东方影都拍摄的优秀影视作品最高给予制作成本40%的补贴。西海岸新区还对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内注册的影视文化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营业收入10%的补贴。截至目前,已有51家影视文化企业领取了3494万元的营业收入补贴。

此外,来自济南、临沂、横店等地的群众演员逐渐汇集于此。今年1月,青岛灵山湾影视局联合多家单位筹办了“群演公社”活动。副局长赵芳说,“群演公社”不仅是剧组、群众演员的纽带,还建立数据库长期运营,并提供组织演员培训、帮助群演法律维权等服务,“目前已经掌握了1万多名群众演员的资料,最近就为10多个剧组提供了群演。”一些年轻的影视后期专业人才也开始在青岛寻找机会,成立影视后期制作公司、服化道制作公司,静候机会的到来。

通过搭台筑巢、政策引领,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目前已经集聚影视文化企业超过230家,覆盖影视策划、投资、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品开发等产业链各环节,包括影视后期制作行业国际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了影视全产业链配套体系。

产业链条的延伸给当地带来发展机遇

不过,对于广大消费者和青岛市民来说,这里可不仅仅是一个拍摄基地。原本在城区开影楼的陈照强就觉得,自己这次又能抓住一个致富机会。

东方影都项目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消息传出后,当地不少人都明白,这个地方又将迎来一次重大发展机遇。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陈照强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他去横店等基地考察后,回来自己琢磨着,也搞了个小的内景拍摄场地。“当时觉得,东方影都建成后,肯定能吸引众多剧组前来拍戏,高端的咱搞不了,但可以吸引一些资金有限的小剧组。”

不过,他的计划在一开始并不顺利,除了与东方影都的定位有所不同之外,影视基地在发展初期,受限于周边配套不够完善,慕名而来的小剧组并不多。陈照强很快调整思路,将影视拍摄基地改成了婚纱摄影基地,借此回笼资金,等待产业链条和生态的进一步成熟。

即便如此,东方影都项目的落地,还是给当地不少像陈照强一样的人带来了机遇。陈照强通过帮助剧组协调租赁设备、协调外景地拍摄、举办开机宴杀青宴等获得了一定收益;丁祥谦的纳爱食食品公司,专门从事快餐配餐业务,额外获得了不少剧组的订单;还有的家具生产企业,也开始根据剧组需求,制造电影道具、搭建场景。而对于东方影都的运营者来说,他们还希望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将东方影都打造成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以电影为媒,吸引更多消费者。

围绕着东方影都,各行各业都在向此集聚,这个过程虽不如人们最初设想的迅速,但却从未止步。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