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北京城市学院:本科计划招生超5000人 新增两个专业及国际课程班
2020-07-21 10:13:11

 人民网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何淼)北京城市学院创建于 1984 年,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学历学位资格,同时举办中职、高职专科教育。经过 30多年发展,学校综合实力显着增强,现有两个教学校区,十个本科学部(系),百余个专业(方向),工、管、艺、文、医、教育、经济、法、历史、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打造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公共服务五大领域专业群。

学校始终恪守为民办学的公益性宗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型为特色,以服务首都城市圈发展为目标,走“本科立校,依法治校,优质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实施“适合教育、全人教育、有效教育、实用教育”的育人理念,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近日,学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孙玉琦就考生和家长关心的2020年学校高招工作的热点问题作出了权威解答。

问题一:学校今年招生录取政策具体内容有哪些特点和变化?

今年学校将在全国投放本科招生计划5000余个,详细计划请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公布为准。2020年在京招生计划是与去年相稳定和持平的,计划分别投放在艺术类本科批的B段还有普通本科批和普通专科批。其他省、市、自治区计划批次、数量等详细信息以当地招办公布为准。

学校今年新增了艺术类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和普通类的供应链管理两个个本科招生专业,新增了一个国际课程班--传播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双学位国际课程班)。学校将继续依据“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大类招生。除设计学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继续实行大类招生外,今年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旅游管理类专业也纳入大类招生,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英语、法语、西语、德语、翻译5个专业,旅游管理类包含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2个专业。同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

孙玉琦特别提醒考生们注意,美术类参照2019年没什么变化,视觉传达设计(人物造型设计)是一个单独的专业,学习的是人物造型和化妆等,报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考生,要报考设计学类。

学校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实行选考,各专业对应共计5种选考科目设置,分别是:不提科目要求,物理,生物、化学、物理任选其一,物理、历史、地理任选其一,历史,地理任选其一。具体以六省(市)公布为准。

此外,根据国家规定,2020年学校本科各专业学费标准为:艺术类专业每人26800--33800元/学年,其它专业每人23800--43800元/学年;高职(专科)专业学费标准为每人13900--16900元/学年。住宿费标准:根据住宿条件,住宿费为3000--4500元/学年。

问题二:学校录取规则、考生报考建议及招考资讯是什么?

学校录取一是根据各省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当地同类招生计划数120%以内,平行志愿提档比例控制在105%以内。

二是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未完成计划参加征集。顺序志愿,报考学校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将依次接收后续志愿的考生,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三是美术类专业;投档分数计算方式=高考成绩*50%+联考成绩/300*750*50%。进校分专业还是各占50%。

四是表演类、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及书法学专业,是在文化课达到各省相应本科控制线基础上,按照校考专业加试成绩择优录取的。

五是部分专业的特殊要求,相应专业会有外语语种要求,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护理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对学生会有相应的身高等要求。以后期公布的章程为准。

孙玉琦明确,考生填报志愿时请注意,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性投档,所以所报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不要过于集中。同时要慎重选择是否服从调剂。今年实施选考的6各省,以北京为例,虽然按照专业组实施平行志愿,但仍然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性投档。今年一定要注意专业组内是否服从调剂的问题。对于报考北京城市学院来说,我们建议考生们尽量填写“服从调剂”,并且多填报几组。

今年学校特别推出了专业直播,邀请专业老师做客直播间,为考生和家长介绍专业学习形式、内容、就业等情况,在线回复考生问题。每个月学校会举办一次云校园开放日,届时各院系部的专业教师会与招办老师同时在线,解答考生提问。招生网主页的QQ上可以“预约咨询”,考生可以有针对性的预约某些专业的专业老师进行订制咨询。尽量做到最大限度的服务和帮助考生和家长们。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学校最新的招考资讯,需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学校咨询电话,010-62321818;官方网站:zs.bcu.edu.cn;微信公众账号:“北京城市学院招考资讯”;QQ:2067034864(可以在招生网A屏右侧直接点击QQ图标);抖音、快手帐号:北京城市学院招生办。

问题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特色?

学校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产业布局优化调整过程中,逐步明晰了都市性、开放式、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北京及京津冀地区,服务城市急需与必需,培养“明师良匠”,即情商高、匠心好、专能强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潜心育人,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必需的适用人才,毕业生以“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着称于用人单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十多年在北京高校中名列前茅,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骨干和社会新星。

据孙玉琦介绍,学校人才培养,以公共能力、社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多元合作为平台,以学校培养、社会培养、自我培养为维度,理实并重展开人才培养。学校为此搭建了“四平实践教学台体系”,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最优成长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行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学习路线图,形成以三项通识通能教育(通识基础、通能校本、通识拓展)和五类专业教育课(基础类、核心类、拓展类、方向类、综合实践类)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实际,鼓励教师将科研、行业应用、社会服务、学科竞赛、创新工场、大创项目等内容融入到课程建设中。

据悉,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针对不同类型课程探索设计各异的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共同体,实现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校加大教学条件与设施建设,积极拓展社会资源,搭建校内外协同育人平台,助力匠心专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还强化校政行企深度融合,联合开展“订单班”或“联合培养班”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与近20家单位共建了50余个“订单班”和“联合培养班”。

除此之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学科竞赛与项目、辅修专业学习、校内转专业等学习机会。近三年,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学术科技竞赛获奖1000余人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大创项目近600项。

学校面向在校生全面推行辅修专业制度,鼓励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颁发辅修专业毕业证书;如辅修不同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位论文和其他教学环节,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前提下,学校核准以后颁发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多个学科门类开展第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入学后,在大一第一学期末、第二学期末、大二第一学期末,均有机会提出转专业申请,学校根据相关管理办法审核批复。但是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

问题四:学校国际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哪些多元发展路径?

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美国等近20余个国家地区建立有效合作。近三年,学校派出千余名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交换项目,近千人赴海外攻读硕士学位项目。2019年起,学校成功获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日制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学校还建立了多个具体项目,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学位国际课程班项目、学期/学年交流项目、专业实习实践类项目、奖学金/交换生项目、暑期游学项目、孔子学院、国际硕士桥梁课程项目供学生选择。

学校还邀请国际合作院校教师来校讲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2019年,斯旺西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美国罗文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意大利NABA美术学院、东京艺术大学、京都情报大学院、塔吉克斯坦歌唱团等国际合作院校均派出教师来学校开展各类讲座。

问题五:学校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面有哪些政策?

孙玉琦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健全了各类奖助学政策,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等,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近7000人次,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近2000人次,各类资助金额近 3500 万元。奖学金最高额度是8000元/年,助学金最高额度是4500元/年,其他补偿金额最高为8000元/年。

学校还同时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校内和校外的勤工俭学岗位,不但解决其部分生活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校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最高额度为8000元/年。 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了知识、德行、技能的极大丰富和锻炼,在学校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人生选择。

问题六: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孙玉琦指出,学校以高质量教育赢得了高质量就业。学校以课程性培养覆盖全员,实践性培养影响全面,指导性培养深入落地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职业态度。同时学校实施直通推荐特色工作机制,为校企合作中的大客户单位提供招聘的绿色通道,2019年度为160余家单位提供直通推荐服务。学校自2016 年起实施“优秀学生就业推荐制”,通过“校长推荐信”和重点就业推荐,为优秀毕业生与优质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道,累计已有720名毕业生从中受益。

学校2019年面向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学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落实工作的相关程度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总体达到83.7%。同时学生就业去向与北京市功能定位紧密相关,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都市圈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的企业。

学校每年定期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尤其学生情商方面获好评,近三年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 95%,单位对学生的 22 项就业能力评价均较高,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抗压与抗挫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