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郑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将陆续正式开学。连日来,各校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了各项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工作,确保孩子们平安入校。
郑州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383所,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380.5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疫情防控任务艰巨。按照分层次、分区域、错时错峰开学的要求,近两天,该市已有部分小学中高年级、中学新生提前进校报道。
8月31日,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三四六年级的孩子早早就来到校门口,进行入学“预演”。大家按照学校门口竖起的年级指引牌分别排队,和前后小伙伴们隔着口罩聊起精彩的暑假生活,入校、入班测量体温,重温疫情防控卫生知识,帮助打扫校园和班级卫生……整个过程井然有序。9月1日,该校除一年级新生外将正式开学。
郑州九中的新生们于8月31日报到。除了疫情防控的基础要求外,该校还为每位学生准备了“迎新饺子(面)”免费餐券,新生在校门口,找穿“红马甲”的学生志愿者就可以领取。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寓意着对“天之骄子”的欢迎和祝福,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错峰办理餐卡留出足够时间,减少风险。
开学前,各校专业卫生人员保障到位、防疫物资准备到位。郑州11中举行了“健康副校长”聘任仪式,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育洁教授受聘,今年,郑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均配备上了“健康副校长”“健康副园长”;金水区文化路一小在摸清家底、掌握需求的基础上,储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满足开学后两个月的使用需求,并进行科学存放、专人负责、动态管理。
各校还进行了充分的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在郑州八中,参与演练的老师们分别扮演老师、学生、校医、引导员等角色,进行了校门口学生错时入校,学生进入测温通道,教学楼各楼梯、各楼层学生进入教学楼,各班级门口学生进入教室,教室上课,学生下课及如厕等环节的演练,细化流程,最大限度地确保师生安全。
金秋九月,美丽校园静待学子归来。(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