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在赵屯村小 石洪宇 摄
中新网吉林10月28日电 (石洪宇)赵屯3人,荒沟9人,大屯22人。对音乐教师张冬来说,上课的路途满是辛苦,但村小孩子们的快乐,以及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更为重要。
作为吉林市龙潭区杨木实验学校的教师,38岁的张冬已连续三年为当地3所村小送去音乐课。孩子们学会了口风琴、非洲鼓、合唱、舞蹈,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好,也有机会站在城市里的舞台上。
张冬说,她能记住自己教过的每一个孩子。“爱音乐是他们的天性。”她期望孩子们长大后,能记得住生活过的大山,也能记得音乐相伴的时光。
周三是赵屯村小学的音乐课。10岁的任柏燃比较腼腆,不太会操作口风琴,但他能演奏出一些调子,也足够让其开心。“哎呀,老师我总出错。”和全班的合奏,任柏燃按错了琴键。
张冬在上课 石洪宇 摄
课堂上的3人是这所小学的全部学生了。张冬说,3年前她来到这里送课时,孩子还有10多人。随着村民搬离、部分孩子升入高年级去往中心校读书,便只剩下白雪、白冰这对双胞胎以及任柏燃。
为了这3个孩子,张冬还是按照“一校一品”的原则,突出这所学校的“口风琴”特色。每堂课都是愉快的,张冬教孩子们简谱,也教给他们“律动”。她会和孩子们开玩笑,也会鼓励他们的进步。
而荒沟村小的音乐课经常是张冬的骄傲。9个孩子在课堂上组建“小乐团”,堂鼓手、非洲鼓手、打击乐手会各司其职,剩下的孩子在合唱时会朝着观众方向绽放笑脸。
几天前,在伙伴的帮助下,张冬和孩子们在玉米地里拍了一段MV,她用美声配合孩子的童音,唱了一首关于家乡的歌儿。这段视频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
荒沟村小学校长于俊武说,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一直开展得顺利,但美术和音乐课需要教师们坚持不懈地送课。
张冬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石洪宇 摄
周三赵屯,周四大屯,周五荒沟……张冬的课程排得很满,美声专业的她需要用大量时间塑造孩子们的乐感,以及帮“跑调”的孩子改正发声错误。
张冬和孩子们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去年,张冬打造的“杨树苗音乐”参加了在城区举办的合唱比赛,他们拿到了二等奖。“孩子们太紧张了,第一首歌上来就跑调了。”张冬的回忆里满是快乐,站在台上的孩子们脸上被打上灯光,观众席一侧黯了下去。
“都这样了,就别紧张了。”张冬笑着鼓励孩子们。那次比赛的证书,她一直珍藏在办公室。
张冬说,她的爷爷、父亲都在村小工作过,她只是回到了他们奋斗过的地方。
上一条:寻找红色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