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民众心理的挑战。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生命教育,也是一场心理教育。当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疫情给民众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突出重点、区别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服务,保障心理健康。

疫情防控期间,一线医务人员长期在高风险、高压之下工作,因为目睹了许多悲惨、紧急场面,同时也会因为自己无法救治更多的患者而产生无助感,间接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非典期间一线医务人员三个月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为8.33%,一年内的发病率为8.92%,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有的人可长达数月或数年。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一线医务人员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风险较大。因此,要对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心理监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疫情过去,往往是病逝者家属哀伤的开始。一些人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内心,“心伤”慢慢浮现,出现过度悲伤、沮丧、抑郁、焦虑、失眠等反应。对于这一类人群的心理状况,可从社区角度给予关注。可以通过专项热线、网络线上提供心理咨询,也可以通过线下的个人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提供较长期的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至暗”时刻。

随着全面复学,学生群体的作息时间、上课方式、学习场所都有很大变化,复学之后学生们也进入心理换挡期。在此背景下,学校要全面细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行为方式,如有很大变化,需及时和学校心理老师联系,并提醒家长在家里需注意的事项。学校还应开展相应的心理活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家长则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试着理解孩子的情绪,读懂孩子的心理需要。学校和家长应给予更多关注和照顾,可以用不同形式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帮助人们重新将精力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助攻”的方式促使社会秩序重建、经济恢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好,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提高心理免疫力,有效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