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尔滨新增本土病例10例
10月1日,哈尔滨此轮疫情首批治愈人员出院,3名治愈人员向现场工作人员致意 供图/新华社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9月30日,黑龙江哈尔滨新增10例本土确诊病例,均是在隔离观察期间核酸检测中发现。10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黑龙江工作组专家研判认为,整体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处于胶着对垒状态,仍需加大疫情防控力度。虽然新增感染者大多来自隔离点的密接和次密接,但还有少数病例发生在社区,是通过全员核酸筛查发现的,这提示流调协查及密接者管控工作仍需加强。
数据
4人已达到出院标准
据哈尔滨10月1日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9月30日0时至24时,哈尔滨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其中,巴彦县8例,香坊区1例,阿城区1例。
上述新增确诊病例均是在隔离观察期间核酸检测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专家组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关部门已对所有排查出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并进行追踪排查,对涉及到的小区进行封闭管理,对其曾经活动过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和封闭管理。
10月1日上午10时许,哈尔滨在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收治的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经专家组综合评估,已达到出院标准,将转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康复治疗。康复出院后将按规定继续做好隔离管理、健康监测和随访复诊。目前,在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病情均比较平稳。
反弹
整体疫情存在不确定性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30日,黑龙江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0例。在此前的9月28日、29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两天保持在个位数,这表明疫情有所反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黑龙江工作组专家研判认为,整体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处于胶着对垒状态,仍需加大疫情防控力度。
专家表示,目前,哈尔滨市正在进行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前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共检出阳性结果15例,为防控疫情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虽然新增感染者大多来自隔离点的密接和次密接,但还有少数病例发生在社区,是通过全员核酸筛查发现的,这提示流调协查及密接者管控工作仍需加强。
特点
本次疫情空间聚集性明显
专家指出,当前密切接触者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多名病例在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后仍居留在家中,次日才被转运到集中隔离点。多名病例在居家隔离期间存在外出自由活动现象。集中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仍需加强,存在有人在集中隔离期间出现症状但未被及时发现情况。
专家称,本次疫情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在疫情“风暴眼”巴彦县兴隆镇,其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疫情已波及哈尔滨中心城区香坊区、南岗区和松北区,疫情扩散的风险在加大。而医疗救治方面,目前,所有患者都集中在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治疗,除一位重症患者,其他都是普通型和轻型。
文/本报记者 戴幼卿 综合央视新闻
一线见闻
爱国之心因“疫”而动
一双“破裂”的手、一双站酸的腿、一张“磨烂”的嘴……连日来,在黑龙江省战“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默默无闻的奉献守护一方平安,用在普通岗位上的坚守诠释拳拳爱国之心。
一双“破裂”的手
这几天,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崔红平的手上总戴着一次性塑料手套,隔着透明的手套可以看到,双手皮肤开裂、红肿。
原来,崔红平连续多日进行核酸样本采集等工作,需要不断用消毒液洗手,导致手部过敏,不得不戴上塑料手套保护。
每轮核酸检测,崔红平和这家医院护理部的70多名护士都要承担约3万人的检测任务,而这只是她们繁重工作中的一项。
护理部里,“90后”占了一大半,最年轻的已是“00后”。“疫情对这些孩子是很好的磨砺,让她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崔红平说。
一双站酸的腿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行程码、健康码及核酸检测报告。”李朝辉是绥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北林大队机动四中队中队长,这个“十一”假期,他要在高速路口的疫情防控卡口度过。
12小时一班,一天两班,李朝辉和同事已习惯这样的工作节奏,但身体上的疲惫无法掩饰,一班站下来,双腿已酸痛、麻木。
“国庆节到了,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全员取消休假,并在各卡点加派了2至4人,假期车流量大,我们更要守好城市的大门。”李朝辉说。
除了执勤交警,在疫情防控卡口,还有数名志愿者值守。“我们多是退伍军人和党员,大家平常都有自己的工作,一有事便迅速集结。”志愿者谭亚庆说,“在一线坚守也是爱国,是我们的光荣。”
一张“磨烂”的嘴
1:1000,这是潘莉莉和同事们与要服务的社区居民之间的平均人数比例。
潘莉莉是绥化市北林区康庄街道府前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疫情来袭,她与17名同事负责15个小区约1.8万人的防控工作。
接收人员核查信息、组织居民核酸检测、转运密接人员……潘莉莉的电话响个不停,工作也忙个不停,面对各种询问,“磨烂了嘴皮子”。
“我们没有专门的工作时间,因为24小时都在工作。”潘莉莉说。
潘莉莉和同事人手一个“百宝袋”,里面有隔离告知书、胶带、封条、充电宝等。“这是常态化防控下,我们必备的东西,随时需要随时能找到。”潘莉莉说。
“以前上门实施防控措施时,很多居民不理解,现在很少再碰见之前的情况了,大家都能配合。”潘莉莉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