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金牌讲解员在进行5G文旅直播,让公众足不出户感受“单于和亲”“昭君出塞”的历史文化魅力。丁根厚摄/光明图片
【抗疫复工两手硬 这些行业这样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艺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电影院、文艺演出场所、文博单位等均暂停营业。目前,许多文艺行业纷纷开始“云”复工——“云观展”“云直播”“云阅读”“云看剧”等各显神通。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文艺行业从业者积极“危中觅机”,重整旗鼓再出发。
“云看剧”“云观展” 宅在家中学文化
正月初一,原本是三星堆博物馆的大日子。投资近3000万元改造升级的综合馆,计划在这一天开幕。受疫情影响,开幕推迟了一个多月,地点也从地面搬上了“云端”。2月29日,10万人同时“走”进线上展厅,红毯签名、馆长讲话、VR参观、合影留念——这场别开生面的“云开馆”,就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线上“复工”忙活的一件大事。
人在家中坐,剧从“云”上来。3月2日,“保利云剧院”首期节目正式上线,涵盖戏剧、音乐会、大师课、文艺战疫等四大板块内容,观众可以居家线上观赏演出现场视频。在首期“保利云剧院”上线节目中,由赖声川导演的曹禺名剧《北京人》、契诃夫名剧《海鸥》,以及万方编剧,立陶宛导演拉姆尼·库茨马奈特导演的话剧《新原野》等赫然在列。
自1月26日起,中国评剧院就发起“隔离不隔爱,评剧在身边”经典唱段教学视频的录制,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微博等持续发布。2月7日起,中国评剧院又携手听戏App,通过网络推出《狸猫换太子》《杨三姐告状》等15部优秀评剧剧目。
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2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紧急扩增一批在线展览内容,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表现手段,满足各界公众足不出户在线观展的需求。
本次新增的展览内容以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入围展览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入选展览等代表性优秀展览项目为基础,包括了近期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举办的“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展”“红色中国——革命文物数字展”“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等一系列全国性主题性展览。
各大博物馆不但在官网开放数字资源,还尝试在视频平台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的直播视频。据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网上的点赞量就高达17.4万。
“云打卡”“云排练” 磨刀不误砍柴工
音乐剧《在远方》的创排时间表已经开始倒计时。这是北京歌剧舞剧院今年的重头戏。北京演艺集团总经理助理、北京儿艺董事长董宁表示,虽然现在还无法排练,演员们都在积极做准备,每天都在家里练功,还要在微信群里视频“云打卡”,以保证疫情结束后能迅速恢复到演出状态。
除了音乐剧《在远方》,京演集团还有多部新作品在策划、创作中。不久前,大型管弦民乐作品《中轴》的策划会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北京史研究会会长、研究员李建平等通过视频连线给出中肯建议。董宁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京演集团下属各院团的生产演出指标并没有缩减,大家身上都有很大的压力,也有更大的创作动力。
昆曲演员魏春荣的新戏《救风尘》原定于今年4月首演,另外一部新戏《国风》也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如今她只能在家里看剧本、练功。“以往我们都是剧本拿来了赶紧看、赶紧排,但这次有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和导演、编剧交流得更深入,对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能呈现出更好的作品。”她说。
电影行业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电影《囧妈》在线上播出,利弊如何,言人人殊,不过终究是为电影尝试了一种新的可能。“通过与互联网的对话和互动,电影可以找到新的生长空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
编剧汪海林认为,在这段时间,行业企业应该抓好前期创作,做好题材储备。如果能把剧本创作先繁荣起来,可以逐步地辐射到后面各个环节,有利于整个影视行业的复苏。
“云剪辑”“云直播” 探索节目新模式
受疫情影响,视频网站和各大卫视开启了“云剪辑”“云直播”新模式。
2月7日,湖南卫视率先推出《嘿!你在干嘛呢?》《天天云时间》两档节目,嘉宾通过Vlog形式分享在家中的战“疫”生活。《歌手·当打之年》《声临其境3》则采用了“云竞演”和“云配音”的录制模式。优酷直播节目《好好吃饭》、腾讯视频的《鹅宅好时光》,比传统的节目模式互动性更强,受到网友欢迎。
据悉,因为《鹅宅好时光》的成功,腾讯视频正考虑将原来的经典节目推出“云录制”版本。可以预见,更多贴近用户、更多创新的综艺节目形态正在路上。(记者 郭超)
上一条:职业足坛中小俱乐部怎么“挤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