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的中外工作人员在比赛间隙修整赛道。 |
不久前,“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精彩上演,高质量的冰面赢得国内外选手一致点赞。
对于眼前的冰面,见证了国家速滑馆从无到有的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格外自豪,“这是北京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第三次正式制冰,中外制冰师配合越来越默契,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比赛场地制冰工作。”
制冰,是冬奥会场馆技术实力的综合展现。“冰丝带”建设之初,便将打造最快、最环保的冰面作为目标。“最快的冰”背后,蕴藏着中国智慧,讲述着携手合作的故事,也寄托着中国冰雪产业的未来。
更环保的技术
44岁的国家速滑馆规划发展部副经理冯刚,参与了10多年的冰场施工工作,大大小小的冰面制了不少。可是为北京冬奥会制冰,还是让他心里没底。
没底,主要来自于制冰技术。“冰丝带”设计规划时,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专家建议采用国际惯用的环保制冰技术。但中国团队经过1年半的摸索,决定选择技术更先进、能耗更低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
“中国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3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下,人工制冰不能再使用能耗高的老技术了。”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说。尽管技术领先,但将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应用于冬奥场馆,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国家速滑馆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采用新的环保制冰技术,其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超过120万棵所带来的碳排放减少量。与此同时,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内,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
制平原上“最快的冰”
在速度滑冰项目上,高原冰场有独特的优势。此前,速度滑冰的世界纪录大都出自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和美国盐湖城的高原冰场。
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说,“冰丝带”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平原上“最快的冰”。
为了打造“最快的冰”,来自加拿大的制冰师马克·麦瑟来到了中国。年届花甲的他,拥有40多年的制冰经验,参与过5届冬奥会速滑场馆的制冰工作。
虽然经验丰富,但采用新技术制冰,对马克来说同样是个挑战。
比如,制冰所用的水中,提纯水和自来水的配比在每一个冰场都不一样。为了达到最优的电导率,水的配比需要马克靠经验调整。与此同时,场馆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在制冰的过程中不断调适。对这些细节,包括马克在内的制冰师孜孜以求、一丝不苟。
除了外籍专家,多名中国制冰师也加入了马克的团队。与马克的合作,让他们获益匪浅。制冰师何小龙还记得,在冰面上水时,马克要求必须在45分钟内完成一圈,这样能够让冰面更平整。在此前,国内的制冰师很少有这样的严格操作。
国内外制冰师的协同配合,让中国制冰师迅速成长。今年4月“冰丝带”第二次制冰时,中方制冰师团队历时7天,独立完成了场馆训练道和多功能场芯的制冰工作。
如今,冯刚的心里更有底了。他说,冬奥的经历,让大家找到了和国际制冰师的差距,为场馆赛后的长期运营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培养制冰人才
除了中方制冰师,还有一群年轻人在冰面上磨砺成长——两年前,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共同开设“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场馆制冰过程中,年轻学子亲身参与、学习,感受冬奥品质和中国速度。
近距离观察制冰师工作,学生张强感慨道,在制冰师心里,制冰就像制作一件心爱的艺术品。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独当一面,成为有责任担当的制冰师,做出近乎完美的冰。”张强说。 对于“收徒”和培养人才,马克也有极高的热情。“我做这项工作已经超过40年了。制冰工作很有挑战,但从事这一职业的人越来越少。”他说,随着中国冬季运动发展,本土制冰人才大有可为,而这将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遗产。
举办绿色冬奥、科技冬奥的决心,与掌握领先技术的中国智慧,让“冰丝带”成为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场馆。如今,经历了三次制冰考验的“冰丝带”,已经为冬奥会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