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宫廷杭绣最后的守护者:一根线劈64股一幅画绣8年
2019-07-04 19:06:33

 一针一扬勾得惟妙惟肖,一针一线绣出十里春风,这是一根穿越了半个世纪的绣花针的故事。

在一个十来平米的小工作室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端正着身子,戴着老花眼镜,食指拇指捏着针,先下再上,将线往脑后一扬,动作柔中带刚,飞针走线,毫不拖沓。这位老人正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绣技艺的传承人赵亦军。

  图为赵亦军在工作。 供图

说起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杭绣可谓是源远流长。

杭绣起源于吴越,兴盛于南宋,在南宋宫廷内流传,风格独特、刚柔并济、气势恢宏,有皇家气派。因杭绣主流绣工专为南宋宫廷服务,故称“宫廷杭绣”,是我国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刺绣这种慢节奏的技艺与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渐渐脱轨,宫廷杭绣的传承逐渐式微,如今赵亦军成了宫廷杭绣最后的守护者。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刺绣班招了一个13岁的少年,谁也想象不到,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少年,后来竟成了宫廷杭绣的唯一传承人。

而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今后的时光都将与一根绣花针结下不解之缘。

  图为赵亦军。 供图

谈到赵亦军与刺绣的缘起,就不得不从他的家庭开始说起了。赵亦军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小学毕业后家里没办法继续支撑他继续读书了,恰好1960年的时候,杭州市手工业局创办了杭州第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杭州市工艺美术学校。半工半读的性质,加之从小对画画十分感兴趣,这里就成了赵亦军的不二之选。

赵亦军的刺绣生涯就从那时候开始了。

在进入工艺美术学校后,赵亦军便一门心思钻在刺绣上面,后因成绩显著,1963年便被派往苏州刺绣研究所师从著名艺人王祖识学习苏绣。次年以优良的成绩分配至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刺绣工艺的创作绣制。

“工作后,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那时的作品和苏绣都大同小异,而具有杭州渊源历史及鲜明地方特色的宫廷杭绣几乎无人问津、濒临失传,我很为此担忧。”在谈及继承宫廷杭绣的初衷时赵亦军这样回忆道。在当时,比起苏绣等其他名绣而言,宫廷杭绣似乎并不受市面大众的欢迎,以至于到了传承艰难的境地。但赵亦军摒弃社会观念,以艺术传承为己任,毅然决然地要将这一传统技法继承下去。

  图为赵亦军在认真刺绣。 供图

“1985年的时候,我找到当时的杭绣大师,也就是我的师父——张金发,他知道我的目的后,非常激动,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了我。”赵亦军在回忆起当年学艺的场景时说道。之后他便完整地继承了师父的衣钵,成为了宫廷杭绣的继承人。

然而,赵亦军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971年,赵亦军被分配到杭州无线电专用设备二厂当了电工,后又学了木工、羽毛画、筹办工艺美术实验厂。由于对刺绣事业的热爱,赵亦军并没有放弃,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做自己喜欢的刺绣工作。

在刺绣这条路上赵亦军还曾面临过生与死的考验。赵亦军的代表作——《观经图》,第一针始于1994年,他49岁,正当壮年,体重130多斤;收官装裱时已是2010年,他已满头白发,体重仅有70多斤。期间,他因为过度劳累,胆囊炎发作,并衍生为出血性坏死性重症胰腺炎,连开8刀,胰腺烂光,胆囊切除,大肠切除,小肠剩下三分之二。当时医生说只有5%的存活率,但是赵亦军依然顽强地与病魔斗争,在生死关头挺了过来。

从鬼门关走过一遭后的赵亦军,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绣花针。从那时开始,赵亦军虽因病痛形销骨立,股骨瘦削,不能入座,但他常以棉垫充塞股下,每天在绣架前一坐就是8小时,坚守着他的刺绣艺术。不受外界的干扰,静心静气地做自己喜欢的作品。

暴风雨过后的彩虹总是无比绚丽的。赵亦军在大病过后继续完成了《观经图》的创作。这部作品的问世,堪称杭绣一绝,高1.84米,宽1.67米,正面包含532个佛教人物,背面则绣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共7221个字,整幅作品累计耗时8年之久,时间跨度长达17年,其门幅之大、人物之多、耗时之久、针法之全,难度之高,是杭绣史上绝无仅有的。通过作品的展示,也将杭绣艺术与佛教艺术相结合推向更高的一个层次。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浙江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观经图》获特等奖,专家估值高达千万。  

今年已经73岁高龄的赵亦军,自学习刺绣之日算起,从事刺绣行业已有六十载,“当年工艺美术学校刺绣班一共有35个学生,现在还在绣的就剩我一个了”。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赵亦军不免有些唏嘘。由于当时刺绣行业不景气,为了生计,和赵亦军一起的同学有好多都已经不绣了,另谋出路。

令许多人都十分不解的是:昔日的同窗都已转行,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守着,几十年如一日地钻在上面,到底是为什么?

“爱好和责任”。对此,赵亦军的回答显得很平淡。从青葱少年到满头华发,一根绣花针一拿就是半个多世纪。“爱好”和“责任”两个普普通通的词语,承载的是为之付出一生的代价。“能一直坚持下去,刚开始是一种爱好,到后来就是内心的责任感。”“如果我不坚持下去的话,这项技艺就失传了,既然师父教给了我,那我就要把它干到底。”

这些年来,赵亦军的刺绣作品屡次摘得国内大奖,专家对其作品估值很高,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卖几幅作品,让生活过得更好?”

赵亦军回答得很坚定,“我的作品基本上是不卖的,它们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市面上找不到的参考资料,我要将它们保存下来。”“生活条件不能和好的人比,应该跟自己的过去比,我现在比以前好得多了,以前30多块钱一个月,吃了上顿愁下顿,现在想吃的都吃得到,生活已经可以了,再把作品卖出去要很多钱,有什么用。”淡泊的心态,富足的精神,这就是一代杭绣大师的风采。

  赵亦军作品 《青衣》 供图

如今,关于宫廷杭绣的传承问题十分严峻,赵亦军俨然已经成了宫廷杭绣最后的守护人。而外界一直盛传的宫廷杭绣“传男不传女”的历史规矩,被认为是宫廷杭绣传承的一大桎梏。对此,赵亦军也做出了解释,“这其实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宫廷杭绣确实一直以来是以男工为主,但并不是唯一,不代表就是没有女工,后面还有一句‘传媳妇不传女儿’呢。”“男工绣仅仅是宫廷杭绣众多特点中的一个,只要你做出的东西符合宫廷杭绣的特点和标准,那你就是宫廷杭绣的接班人,不管你是男生还是女生。”赵亦军自己就收了一个女弟子,希望她能跟随自己的心,一直坚持下去。

  图为赵亦军在展示针法。 供图

在谈到对未来宫廷杭绣的传承与发扬的展望时,赵亦军说:“第一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多做一些作品让宫廷杭绣能够流传下去;第二想把自己一生的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资料作为教科书留存下来;第三是培养有兴趣学习宫廷杭绣的学生,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我认为杭州的宫廷绣是姓杭的,那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作为三代杭州人,不能让它在自己手里消失掉,要让年轻一辈能看到杭州有这么美的东西。”这就是赵亦军一生的心愿。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