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三代河北中医人在非洲:“针砭药石”传递中非友谊
2020-07-22 17:40:07

  中新社石家庄7月22日电 题:三代河北中医人在非洲:“针砭药石”传递中非友谊

  作者 李晓伟

  河北省自1973年开始代表中国向非洲刚果(金)(原扎伊尔)派遣医疗队。47年来,作为援非医疗中一支独特的力量,三代河北中医人用中医传统的“针砭药石”,对抗着疟疾、地方病乃至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当地民众疗伤祛疾。

  古稀之年的河北省中医院退休大夫康锁彬是河北第一代援非医疗人员。20世纪70年代,他和队友们克服语言不通、当地自然环境恶劣、政局动荡、战争和疾病危机四伏的困难,坚守在岗位上,在当地播下了中医的种子。

  “治不完的风湿,做不完的疝气,扎不完的痹症,还有肆虐的疟疾……”康锁彬回忆说,当时扎伊尔环境和医疗条件很差,疾病类型繁多,且还有一些罕见的地方病,这些都考验着援外医疗队员们的应对能力。

  康锁彬说,由于当地此前没有中医的存在,为方便开展工作,他们一开始仅开展针灸、推拿等外治手段,当中医在治疗风湿、胃肠疾病、缓解疟疾并发症及地方病上逐渐展露出独特效果后,他们才陆续将藿香正气、六味地黄丸等中医药引入当地。

  由于中医展现的独特疗效,康锁彬还受邀承担起扎伊尔时任总统的保健工作。到后来,驻扎伊尔的各国使馆人员也会慕名来医疗队看中医,治疗肠胃功能紊乱、失眠、精神衰弱等,中医都取得了很好疗效。

  凭借高超的针灸技术,1989年、2008年两赴非洲的刘焕荣,让非洲民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医的魅力。她曾用针灸缓解艾滋病人的痛苦,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并让芒果蝇蛆病患者挺直了脊梁,让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她还为当地培养了多名中医针灸医务人员,并为几百位当地医学院、卫校学生介绍中医理论,展示针灸的神奇功效。

  两赴非洲,刘焕荣见证了中国援外医疗以及当地的变化。她说,中国医疗队越来越壮大,由中国援建的中刚友好医院也投入运行。当地的医疗队伍也得到壮大,医疗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刘焕荣还见证屠呦呦青蒿素在非洲发挥作用。她说,此前抗疟只能依靠奎宁等药物,但其副作用大,后来青蒿素来到非洲,展现出很好的抗疟效果而且安全,“这是中医对世界医疗的贡献,让我很自豪”。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5月,40岁的河北中医院医生边东临危受命,加入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远赴非洲。他肩负的使命,是把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经验带到当地。

  经过连续30天的无休工作,边东和专家组先后奔波于刚果(金)、刚果(布)、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三国开展抗疫工作,共开展各类交流和培训活动130场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1413人次。

  边东说,专家组到之前,当地人对中医的了解多限于针灸、推拿等,对于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方面的了解基本为零。为此,他及时调整了培训内容,重点展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确切疗效,用事实说话,并结合当地轻症患者较多的实际开展培训,得到了当地医疗人员对中医药抗疫的认可和采纳。

  他还对中国援非医疗队员们进行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培训,传授中医药抗疫知识。他说,这样就有了一支长期不走的中医药抗疫队伍,也留下了中医药抗疫的种子。

  据河北省中医院统计,河北开展援外医疗47年来,该院已累计向海外派出中医医疗专家、抗疫专家14批16人次。三代河北中医人多次获得非洲当地政府颁发的各项荣誉,而由他们培养出的众多当地中医人才也正活跃在医疗一线。(完)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