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在库区形成了348.9平方公里、我国最大的水库消落带。因为区域面积大,治理这个消落带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性难题。而重庆开州区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探索,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和管护机制,探索出了消落带生态治理的有效方法,破解了这一难题,让消落带变湿地公园,成为了“新三峡”的一道景观。
建造内湖缓解消落带影响
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蓄水发电水位在175米,夏季防洪水位则降至145米,形成与天然河流季节涨落相反、涨落幅度高达30米的水库消落带,面积达348.9平方公里。开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库区消落带面积最大的区县。
“开州新城就在消落带边上,首要的问题就是每年退水后出现的水棉沉淀物,太阳一晒白花花一片气味腥臭又难看,当地居民把消落带又称为‘白色死亡带’。”开州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熊森说,三峡库区消落带有着水位涨落最大、连片面积最多,加上水位涨落反季节,冬天水位高,夏天水位低,地形复杂,支流多、库湾多等特点。土壤里多年的营养物质被浸泡后释放污染水体;植物群落经过水淹也发生重大改变,生物多样性也大大减少。
为了缓解消落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开州区决定在开州新城下游地带、三峡水库澎溪河回水末端建成一座长507米、高24米的水位调节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内湖”——汉丰湖。
2008年,汉丰湖建成后,在冬季水位与三峡水库水位保持一致;在夏季三峡水库水位下降至145米时,水位仍然可以保持在170米左右。熊森说:“有个这个水位调节坝,汉丰湖的消落带落差从30米降到了不足5米,减少消落区面积近15平方公里。”
科研合作探索为治理提供支撑
不过,如何让汉丰湖变为风景区是摆在当地的一大难题。消落带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前车之鉴,开州决定先保护,边实验边治理,和国内外多个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三峡水库澎溪河湿地科学实验站”“三峡库区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基地”,多个方面的科研合作为汉丰湖流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持。
开州区科技局副局长袁定清介绍,针对开州不同类型消落带湿地的特点,他们依托中科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申报了市级重大专项。在基础研究上,通过调研建立了区域物种基因库和分布格局图谱,为生态恢复中模拟自然配置乡土植物,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主要依据;通过对全域土壤的采样和分析,为生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试验和模型研究,为库区消落带植被重建、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创建“四大工程”破解治理难题
“通过多年探索,我们创建出了消落区生态恢复治理‘四大工程’——基塘工程、林泽工程、生态浮床、鸟类生境再造工程。”熊森介绍,基塘工程主要是在消落带150米至165米平缓区域挖泥成塘,种植荷花、菱角、美人蕉等水生植物1100亩。三峡水库水位上升时,植物淹没水下且可正常生长;水位下降时,基塘露出,形成上千亩的生态景观。既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又美化环境。
林泽工程则解决了消落带反季节和耐水淹的植物种植问题。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在消落带165米至175米区域种植了落羽杉、水松等10余种耐水淹的木本植物20余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湿地林泽景观,被当地居民称为“水上五彩林”。
基塘工程和林泽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多年来消落带生态恢复技术的瓶颈,通过生态浮床工程和消落带鸟类生境工程的建设,不仅保持了汉丰湖和澎溪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还让植物和鸟类增加了。据最新数据显示,湿地植物增加了40余种,鸟类增加21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还发现了白腹隼雕、普通鵟等猛禽的营巢地。
开州汉丰湖作为三峡库区治理消落带影响的重要示范成果,被评为全国23个国家重点湿地公园之一,澎溪河被批准为重庆市第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现在的开州正在围绕汉丰湖将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