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黄河大坝美景
河南商报记者陈诗昂文/图
今年秋初,在三门峡黄河大坝南侧,将有一片数千亩的油葵花海。这是三门峡黄河流域(湖滨区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将要呈现给世人的一部分。
在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当下,连同百里黄河生态廊道的打造,这些项目不仅是工作的重要抓手,随着项目的实施,三门峡也将让绿色生态成为母亲河的“裙摆”。
今后看梯田,去三门峡就行
想去看梯田?其实不必总惦念着哈尼、龙脊、加榜。眼下,三门峡市湖滨区正在打造的包括10万亩生态梯田在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项目,同样值得期待。
7月20日,河南商报记者从项目已经搭建好的6号观景平台向北俯瞰:已经整理完成的5000余亩生态梯田,油葵(即油用向日葵)种下,陆续成苗;铺好沥青画好线的景区道路,顺着山势蜿蜒向下,时隐时现……
湖滨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是三门峡黄河流域(湖滨区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建设项目。
治理项目所在地湖滨区高庙乡政府主任科员张晓冰介绍,这一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0万亩生态梯田、大禹文化公园、矿山治理及配套环线道路、水源工程、绿化工程、观景平台等。
作为治理项目的产业支撑,万亩梯田列入一期项目实施。未来一段时间,在大坝南岸的丘陵上,将出现1.6万亩的高标准生态梯田。除了生态梯田,同期实施工程的还有大禹文化公园、沟西矿区生态修复,以及配套13公里环线道路、水源工程、绿化工程、6处观景平台。
“预计到今年9月份,湖滨区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建设将初见成效。”张晓冰说。
将打造包含大坝5A级景区在内的规模性景区
万亩梯田并非形象工程。
据初步核算,仅油菜油葵轮作一项,生态梯田每亩年均收入就在3000元以上。
站在观景平台上,张晓冰指着不远处正在整理的梯田说,项目实施前,眼前还是荒山、荒坡,可耕种范围相当有限。再加上这里处于沿黄丘陵地区,地里基本是旱作,农民靠天吃饭,收入较低。
“土地流转后,每亩有500元的地租收入,已经超过了种植收入。”张晓冰说,梯田的规模化种植、项目的建设及后期的运营,都将为附近的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而生态梯田项目,不仅将推动区域内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将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在观景平台附近,河南商报记者看到一口刚建好的水窖。张晓冰说,作为生态保护的一部分,项目通过引水设施和100多个水窖的建设,实施了水源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解决了雨季蓄水和作物种植用水的问题,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除了目前实施的万亩生态梯田,治理项目6号平台南侧和东侧,便是规划中的大禹文化公园、矿山森林公园,“这两个项目正在做总体规划、专家评审”。
据了解,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只是黄河流域(湖滨区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6大建设板块中的一项。其他项目还包括沿黄公路铁路文化公园、沿黄生态廊道、中流砥柱干部学院、中流砥柱博物馆、三门峡大坝景区提升工程等。
“整个示范区项目实施的远景目标,是以大坝为根、黄河文化为魂、山水林田湖草为景,打造一个包含大坝5A级景区在内的规模性景区,以向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方面的扩展,带动区域发展。”张晓冰向河南商报记者描述道。
三门峡市湖滨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预计通过2年左右时间,将完成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将三门峡黄河流域(湖滨区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生态治理保护、黄河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门峡黄河沿岸,将建190公里长的生态廊道
7月20日,河南商报记者从位于三门峡市区的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出发,沿黄河边的道路向东,到达三门峡黄河大坝。一路上,可以看到一些道路刚刚建成,路上还有铁门分隔,并未相连。但在未来,三门峡200余公里的黄河岸线上,将出现一条190公里长的黄河生态廊道。
据介绍,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沿黄河规划,在原来防护堤坝道路和乡村农耕道路基础上,通过加固提升道路、绿化美化沿途景观、治理入河支流,沿着黄河这条主线,把湿地连起来,把中心城区与乡村连起来,最终把三门峡黄河文化元素连起来,让黄河融入城市的发展,让黄河沿岸成为一处处景观,让三门峡人生活更加惬意,让绿色生态成为母亲河的“裙摆”。
根据规划,廊道建设工程总投资40亿元,共分三期建设。
其中,第一期为陕州区至函谷关段和王官至大坝段,长度共计约44.7公里;第二期为函谷关段至豫灵段,长度共计约58.2公里;第三期为大坝段至渑池,长度共计约86公里。
三门峡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全部完工后,将形成沿黄108公里绿网、21.6万亩湿地、50万亩高标准农田。同时,将带动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极大改善沿黄生态环境,切实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有力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进一步筑牢沿黄生态安全屏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目标
打造国家试验示范区是三门峡的努力方向
三门峡围绕黄河要做的,不止于此。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三门峡市市长安伟建议,将三门峡市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作为国家试验示范区。
据了解,去年以来,三门峡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总统揽、总抓手,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谋划、系统提升,先行先试,为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河南商报记者从三门峡市了解到,该市以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为依托,高质量谋划推进了总投资6500亿元的814个项目。
这些项目,涵盖生态环保、黄河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城乡融合发展、文化传承等七大领域,来全力打造沿黄生态治理样板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今年三门峡市计划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35个,总投资6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0亿元。”彼时,安伟受访时说。
在提出建议时,安伟表示,将三门峡市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作为国家试验示范区,应由国家相关部门联合推进此项工作,给予政策、科研、人才和资金支持,并以三门峡水库为示范,从国家层面推动黄河已建水库库容恢复和泥沙资源利用产业化,探索一条河流治理后工程时代水库泥沙淤积防治和有效库容长久维持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