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创作中的张亚东
一片周围长满花生、玉米的闲置自留地,是周口市沈丘县21岁大学生张亚东最近常去的地方。可是他到这里并不是为了种地,究竟为了什么呢?7月28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那片大约300平方米的空地上,看到了张亚东的“杰作”:土堆代替山川,沟渠代替河流,他在上面建造了拉线跨江大桥和高铁线路的模型,并设计组装了绿皮火车、子弹头火车等模型。在长达70米的铁路线上,他遥控指挥电力火车模型,穿隧道、跨河流,场景非常逼真。
在沈丘县新安集镇那个普通的村子里,他被大家称为“乡村爱因斯坦”。从高中时代至今,他已自主设计、组装塔吊、货车、航母等模型50余种,相当一部分产生了经济效益。
从小爱“捣鼓”对电动玩具兴趣十足
21岁的张亚东精瘦清隽,留着中分头,走起路来十分飘逸。1999年,张亚东出生在沈丘县新安集镇一个普通的村子里。父亲张艳军是一名退伍军人,爷爷是一名乡村教师。据长辈们回忆,小时候的张亚东令他们甚是头疼。“他小的时候喜欢要玩具,尤其是电动玩具,买回来玩不一会儿就自己拆,再自己装,奇怪的是他捣鼓一阵子还真能装上。”46岁的张艳军说。
因为爱“捣鼓”玩具,张亚东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太好。张艳军退伍后从事药品销售工作,经常在外跑生意,以为孩子由身为教师的爷爷带在身边,自己并未太操心。可后来的一件小事,让他对张亚东刮目相看。“亚东9岁那年,家里的有线电视接收信号的线路坏了,他自己剥开外皮,把头发丝那么细的铜线重新接好,信号恢复了。后来上门维修的专业人员查看后,问这谁修的,我就说俺孩子修的,大家都不相信,邻居也觉得稀罕,9岁的孩子咋会干这活?”张艳军回忆说。
对于这个细节,张亚东说,他见过维修人员给别家维修线路的过程,记下来了,当时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就觉得把线接上就好了,因为他知道那不是导电线路,不会触电。
也就是从这件事之后,张艳军开始对孩子的“爱捣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支持,但也不反对了。
高中时靠设计模型成了“万元户”
初中接触物理课后,张亚东爱钻研的天性如鱼得水。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拆拆装装,而是瞄向了“自主研发”。他告诉记者,当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万吨级巨轮乘风破浪时,他感到震撼极了,就想打造一个巨轮模型。
他尝试用塑料板拼出了巨轮的形状,可以简单在水面上漂浮。可动力怎么解决?遥控怎么解决?那段时间,他加入了一些有共同兴趣的QQ群。
根据别人的建议,他从网上购买零件,自己动手重新制作了巨轮的龙骨,然后使用相关材料制作了船体,贴附在龙骨上就做成了第二代巨轮模型。
巨轮的动力问题,最初的设计是给轮船装上风扇,依靠风力带动前行。后来张亚东发现这样不行,局限性太大,就拆除玩具上的电机和遥控芯片,装在巨轮模型上,解决了动力、遥控两个问题。后来,他又逐步完善一些细节问题,终于做出一款完全属于自己设计、打造的巨轮模型。
那一年,张亚东读高二。巨轮模型的“问世”,让他在学校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他打造的那款巨轮模型,放到QQ群之后,被云南一位商人看到,以600元的价格购买了。
从高二到高三的两年间,张亚东还成功打造出了航母、军舰模型以及半挂车、货车的模型,靠着这些他在高中时代就成了“万元户”,其中,一台逼真的航空母舰模型在网上售价1500元。而赚来的钱,则被他拿去继续购买实验材料,琢磨新的模型。
自家菜地打造出“高铁隧道”和“跨江大桥”
从家门口到村南的自留地,大约100步距离。那片大约300平方米的闲置地,在最近的3个月里,成为张亚东搞模型的广阔天地。原本松软的菜地,被他用铁锹、水泥等打造出了山川、铁轨、河流、车站。所有的地标被铁轨串联起来,遇山开洞、过河搭桥,于是便有了穿山隧道和跨河大桥。所有的一切他都做得非常逼真。
他还打造了绿皮火车、子弹头火车的模型,并可以遥控操纵火车在轨道上行驶,穿隧道、跨大桥。他把制作过程和最终效果拍摄下来放到网上与大家分享,粉丝量日益剧增,目前已突破15万人之多,并还在增长之中。
“我做这些的初衷和灵感,源自于去年的一次旅行。”张亚东说,2019年五一期间,他跟随父亲去重庆叔叔家探亲,中途搭乘高铁行驶在湖北恩施至重庆之间,但见高铁穿山过河非常壮观,就产生了打造模型的念头,没想到一试成功。
7月28日,张亚东就读的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员赶赴其家中,专门了解这一情况。系里的领导还联系了两名桥梁、涵洞方面的专业老师,随时对张亚东给予指导。
“老师指导我说,组建团队做比较好,我打算做第三代基建模型时组建团队。”他一边搭话,一边在纸上用力写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