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啃小族”咬出现实之痛
淘宝网某童装店铺销售页面。
7年前一个秋天,武汉的一场车展上,几名身着比基尼的儿童模特与成人车模一齐亮相。众人围观拍照之余,主办方这一行为在网络上受到猛烈抨击,由此也掀起了一场关于“比基尼童模谁之过”的讨论。
后来模特公司解释称,这只是模特大赛中的部分展示环节,孩子们只是参赛选手而非商业车模。如果说,那只是一场尚未被商业化的童模活动,那么7年之后,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童模“妞妞”,无疑已经成为纯粹商业化的产物。
近日,3岁的童模妞妞拍摄童装照时被母亲踢打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网友纷纷指责妞妞母亲的“虐童”行径,童模群体再次卷入舆论。随后淘宝网百余家童装店联名呼吁规范童模拍摄,保护儿童权益。但童模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拍摄的规范性,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是,童心未泯的他们被父母训练成了赚钱的工具。
商业化的童模并不止“妞妞”一人,其中的问题,也远不止涉嫌虐童这么简单。据报道,浙江湖州的织里镇是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童模拍摄成为童装产业链里重要的一环,影响着许多网店生意的好坏。在织里,童模甚至可以日入过万元,年入百万元。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聚集于此,带着孩子做起了“童漂”。
我们听说过横店影视城的“横漂”、京城的“北漂”,那大多只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出现。不敢想象“生意”“客户”“报价”“接单”等词汇与那些三岁儿童联系在一起。而串连这一切的是市场,是被发财和成名幻想所诱惑的家长,以及被当做漂亮的“人肉衣架”而来回折腾的儿童。
在“童漂”基地,有些18个月大的孩子被家长送来,还有的孩子告别了学前教育。家长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抱怨,给孩子当“经纪人”的辛苦不亚于找一份工作。但家长是否考虑过,这种用孩子来挣钱的方式,不仅剥夺了孩子的童年,挤占了孩子受教育的时间,更是将工作赚钱的重担转移并强加于孩子的身上,自己作为监护人的责任何在?没有人规定孩子的童年是什么样子,但赚钱养家不应是他们的选项。
两年前,我曾写过一则关于恋童癖网站的报道。那时候就了解到,有妈妈带着不足10岁的女童参加儿童模特的招聘。女童在房间里被要求脱去衣服拍摄视频,此举已涉嫌猥亵儿童,而她的妈妈站在一旁并未阻拦。那些视频甚至会流到恋童癖网站,当作色情内容出售。大多数时候,那些儿童并不具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只有任人摆布的份儿。
即便是我们呐喊着,他们的童年不该任人摆布。实际上做与不做童模,由不得他们自己,更由不得喊口号的我们。孩子即便有选择的权利,在被金钱蒙蔽双眼的父母面前又是否有拒绝的能力呢?即使拒绝,那些父母又是否会真正听从?
一个被称为“织里第一童模”的女孩,有一天做了264款衣服的“衣架”,挣了31680元。这确实令人羡慕,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孩子真的喜欢吗?她直言不喜欢,说“我喜欢像我同学一样”,但童装店需要她撑起销量,父母则害怕错过童模红利期耽误发财的大好时机。最后一切都变成工作量,压在童模的身上。
童模,影响着童装市场的供需,也背负着未成年人不该有的成年世界压力和残酷的商业竞争。当孩子成为摇钱树,被父母投资,被资本利用,被市场消费,他们的童年还会好吗?
是谁在消费童模?不言而喻,是那些把孩子当作摇钱树的人。童模商业化面临的问题,还戳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痛处——那些商业化的童模,更像是现代“童工”,只是剥削者不是过去的黑工厂,而是孩子的家人和看脸的市场。
而那些成了“啃小族”的父母,不仅暴露了自身金钱观与教育观的扭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流行靠颜值和流量挣钱的社会,是多么容易突破底线。哪怕是孩子,他们也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