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考察时谈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山山水水见证了他心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情怀。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心中的绿水青山图景!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时说的。他还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为什么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这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个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中作过阐述:
城市是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的聚集地。总书记对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2019年1月在河北雄安新区,他强调,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重要价值体现。“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2020年3月在浙江杭州,他指出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3月31日,习近平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此后他在山东、广东等地考察时,也强调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在总书记心中,有两条河的分量尤其重。
一条是长江——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给沿江省市高速疾奔的发展方式敲了警钟。
两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长江。这一次,他强调要治好“长江病”,提出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19年3月26日拍摄的重庆巫山县境内的长江巫峡段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另一条是黄河——2019年8月、9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次地方考察都选在了黄河岸边,颇具深意。
在兰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振聋发聩。他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治理黄河开出“药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
这是2019年8月28日拍摄的山西省永和县阁底乡境内黄河乾坤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是一天就能铺就的,而是需要久久为功。总书记对此有深刻的洞察。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与护林员们交流时强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今年4月,总书记走进秦岭深处,察看生态保护情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今年4月,习近平在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今天的中国大地,江河奔涌、山川秀丽,一幅生态环境保护新画卷徐徐铺展,美丽中国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策划:邬焕庆
监制:车玉明、韩洁
统筹:杜宇、董峻
主笔:胡璐
视觉/编辑:朱舜
上一条:图解:守护美丽中国,习近平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