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丨“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20-10-29 08:20:24

 

“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10月25日起,新华社在新媒体端开设“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专题,每天推出一组报道,分别聚焦脱贫攻坚、教育、住房、健康、养老等民生关切,以鲜活生动的故事,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Loaded2.48%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6:54
 
自动播放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从东北到西南,冒严寒踏冰雪、赴深山访老区,每到一处,百姓的看病就医问题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从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到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察实情、作部署,一项项重大决策,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指引,开启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断夯实健康之基。

在基层卫生院求解“病有所医”

基层卫生院建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看病是否便捷可及。

江苏镇江丹徒区世业镇,浩浩长江中的“一座小岛”。在过去,全镇约1.4万老百姓“既怕病要命,也怕交通要命”,大病小病都指望着小小的“岛上卫生院”。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江苏镇江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新华社发(胡小忠摄)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世业镇卫生院,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看病就医情况。

“当时天冷,握手时我本来只伸了一只手,另一只手揣在口袋里,但是总书记两只手握住我的手,我赶紧把另一只手也伸了出来。”

当时在场的村民魏定瑜老人感受到的,不只是习近平总书记手心的温度:“那天,总书记除了询问身体情况,还关心我们看病方便不方便、医疗费用贵不贵、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满意不满意。”

病有所医,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也是总书记深深的牵挂。

在世业镇卫生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围绕基层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关怀慰问、问计于民。

他关心新农合制度落实情况——

在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习近平总书记到村卫生室,仔细了解新农合制度落实和药品供应情况,叮嘱当地干部要关心乡亲们身体健康,保障大家能看上病、治好病。

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村医为村民测量血压(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他关注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进展——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习近平总书记询问:“村里有几个卫生室?”“都是全科医生吗?”当地干部告诉总书记,全村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6所,均有合格村医,乡卫生院还有全科医生。

他关切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保障情况——

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卫生室,了解基本医疗保障情况,叮嘱当地干部:“要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这是9月17日拍摄的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如今,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各地乡镇卫生院带给居民的“健康红利”正在逐渐释放。以世业镇卫生院为例,该卫生院与镇江市医疗集团联合成立心血管、糖尿病等多个联合门诊,除配齐常规科室外,还配有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

在习近平总书记来过后的5年多时间里,魏定瑜定期到卫生院检查,心里牢牢记着总书记的叮嘱。“我现在很小心的,也能管住嘴、迈开腿了。平时在家也经常用卫生院给我们发的仪器自己测量血糖、血压,数据都实时传到卫生院。”

算清医疗账打掉脱贫“拦路虎”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脱贫路上的“拦路虎”,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医药费花了多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地方考察时都会提出的民生之问。

在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村民徐海成(左)和妻子在家中布置春节装饰(2018年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

外面白雪皑皑、滴水成冰,而村民徐海成家小小的客厅里温暖如春。习近平总书记坐在他家的沙发上,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一笔一笔计算着一年的收支账,合计着来年的脱贫计划。

“我看你家里的支出账,一年下来生产性支出12700,家庭花销29000。两项加起来42000?”习近平总书记问。

“家庭花销主要是老伴看病,再有就是二女儿上学学中医,一年学费18000元。”徐海成说。

“在农村,主要是大病的医疗保险要兜得住,不至于因病返贫。”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既直指要害,又充满关怀。

“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一次次的访贫问苦,习近平总书记践行着党和政府对百姓的承诺。

2019年4月15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石阶上坡来到贫困户谭登周家,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老两口生活和身体状况。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中益乡华溪村村民谭登周测量血压(2019年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谭登周老两口2018年因病因伤返贫,在帮扶政策下逐步摆脱贫困,基本生活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他们一起算起了收入账和医疗账:“低保补助有多少?”“土地流转一年收入多少?”“医药费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子女一年给的赡养费有多少?”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

“听说我去年受伤住院费用报销90%,村里又帮助兜了底,总书记很高兴。”谭登周说,“现在低保补助、养老金、土地流转收入加在一起,生活不成问题。等身体硬朗点儿,我想养几群蜜蜂,种上两亩中药材。”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村民谭登周(左二)老两口和上门巡诊的中益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告别(2019年4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随着脱贫攻坚进程加快,我国已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实行倾斜照顾。

站在国家整体战略高度着眼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020年,一场大疫骤然来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过艰苦奋战,有效遏制疫魔,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疫情尚未平息,大考仍在继续。如何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是中国抗疫的必答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事。

这是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和武汉的情况,时刻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到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左一)参加湖北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言(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5月24日下午,湖北代表团审议现场,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代表坐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面,第一个发言。

“你们医院在传染病方面医护人员有多少?”总书记问。

“传染科有护士16人、医生10人,其中博士学历3人。”罗杰回答。

“如果不是像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可以应付得了吧?”

“如果短时间没有这么多病人,完全可以。”

总书记点点头。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从5个方面深入分析问题,精准提出对策。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治理这张网,关键在基层、网底在基层。一次次考察、一个个会议、一项项决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重点。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浙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

医防结合、高效协同——在吉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高效协同。

完善机制、健全体系——在安徽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

从河北革命老区,到“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再到宁夏泾源老乡家里,百姓健康有没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从“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到“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再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向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既定目标继续奋进的征程上,围绕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的一项项决策部署,都是为了兑现那句向全体人民许下的庄重誓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