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准备签署《凡尔赛条约》的场景。新华社发(凡尔赛宫博物馆供图)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题:唯有精神永驻——探寻五四百年“道路密码”
新华社记者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未来以启示。100年前,一次会议、一场运动,拉开一段荡气回肠的百年历史。法国巴黎和会上的图谋,在万里之遥的东方古国引发蝴蝶效应:愤怒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掀开了中国近现代史新的篇章。
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五四运动百年之际,新华社记者重走法国凡尔赛宫、北大红楼、北京蔡元培故居、青岛五四广场等地标,还原一代青年、一个国家的百年追寻。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李金光在北大红楼中介绍当年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的办公室(4月9日摄)。新华社发(任超 摄)
初心
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有时只需要一把火苗。
巴黎近郊,凡尔赛宫,游人如织。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7个战胜国在巴黎召开战后和平会议,和约就在凡尔赛宫签署。但“和平”并不属于所有的战胜国,会议上,列强竟然要将战前德国在山东半岛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北大红楼,一层东侧,当年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的办公室仍在。办公桌上,陈列着一本1919年的台历,纸页已泛黄卷曲,时间正好停留在1919年5月4日。
一张书桌,一把老式转椅。北大红楼往东不远,北京市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就是蔡元培故居,书房复原如旧。100年前的5月3日,惊悉中国使团将要在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急召学生代表……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青年学生的呐喊响彻古城北京,穿越时空。
一个奋发寻路的民族被点燃了,一个屈辱已久的大国被点燃了——从北京到青岛、上海等上百个城市,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爆发。
拒绝和约签字的呼声如潮。全国各地发往巴黎抗议签字的电报就达7000余份。
时任外交总长陆徵祥与其他4位全权代表联名致电北洋政府:“和会仍凭战力,公理莫敌强权”。
中国代表最终未出席和约签字仪式。而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
“五四运动看是突发,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李金光说。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源于爱国,无数热血青年,踏上追求救国强国的真理之路……
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是李大钊在京居住时间最长的故居,这里时常聚集不少前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青年。
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和李大钊、陈独秀一样,邓中夏、高君宇等进步青年迅速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运动爆发2年后,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召开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历史掀开崭新一页。
“初心就是救国强国。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在历史的芜杂中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他们为了初心做出的正确道路选择。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过人的眼界和胆魄。”李金光感言。
五四运动后第8年——1927年,李大钊,这位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先行者牺牲在绞刑架上,年仅38岁。那之后,无数个“李大钊”站了起来……
到今天,李大钊梦想的“强固精密的组织”的党员总数已近9000万。而这个大党领航的“中国号”巨轮,在2010年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历史,令人惊叹——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前不久,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39位外方领导人、150个国家……一组参会数据,折射出东方大国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合作吸引力。
参观者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内参观(4月19日摄)。新华社发(任超 摄)
信念
巴黎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官邸。
1个多月前,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首访,法国是最后一站。欢迎宴会前,两国元首共同参观中法建交55周年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图片展。
一幅幅照片,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100年前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青年旅欧求知之路。
过去100年中,一批批胸怀救国梦的中国青年远渡重洋。他们中,产生了新中国的缔造者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科学家钱三强、严济慈,艺术家徐悲鸿、冼星海……
1922年6月,巴黎西郊的布洛涅森林空地上,周恩来、赵世炎等18名青年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不久,18岁的邓小平也加入这一组织。
几年后,这些青年陆续回国,把欧洲所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国共合作破裂的屠杀、过雪山草地的艰辛……历经磨难,他们初衷不改,终其一生坚持,最终影响中国甚至世界。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5年后,1927年,陆徵祥“隐居”比利时。
布鲁日,比利时文化名城。其近郊的圣安德鲁修道院内有一处遗物陈列室,收藏着在此“遁入空门”的陆徵祥的藏书、器物和照片。
1945年,二战结束。中国再一次成为战胜国。陆徵祥感慨地写道:“我初涉外交之时,正值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今天我看到被日本践踏的祖国领土主权一一收回。”
天安门城楼,巍巍伫立。1949年,五四运动爆发30年后,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实现独立自主。
看似寻常最奇崛。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林齐模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梦碎后的觉醒。思想的解放,对时代的演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这是北京蔡元培故居书房陈设(4月9日摄)。新华社发(任超 摄)
百年前,诸多中国旅欧学生在法国马赛下船。这些留学生中,包括周恩来和邓小平。
半个世纪后,人生中第三次复出后不久,邓小平迅速派考察团赴欧洲学习考察。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幕拉开。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就选择了深圳。他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令。
2014年3月26日,习近平来到里昂中法大学旧址。他说,里昂中法大学见证了两国一段特殊交往史,中方愿同法方开展有关文献的整理、保护和研究。
历史,昭示未来。
“100年,是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重新审视1919年5月4日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比利时布鲁日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冯浩烈说。
弗拉芒语中,布鲁日就是“桥”的意思。
“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5年前,习近平主席来到这座小城,向世界介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
热烈的掌声,在演讲大厅里响起。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形象地形容。
海军北海舰队潜艇某部士官张傲在自己的战位对设备进行例行巡查(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奋进
近海海面上,32艘中国海军受阅舰艇破浪而来;天空中,战机梯队呼啸临空。
4月23日——有谁能想到,五四百年后,就在曾被列强割让的青岛海域,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61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来自13个国家的18艘舰艇汇聚黄海,共贺中国海军华诞。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渡海视察刘公岛,竟需租借渔船。
新中国成立70年后,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开过来了,“辽宁号”航空母舰开过来了……
这是正在强盛的中国,这是始终青春的中国,站在五四运动100年的节点上回看来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已融入中国青年的血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亲历国家的强盛,是我作为潜艇兵的荣幸。”海军北海舰队潜艇某部士官张傲与战友们参加了海上阅兵活动,这位20岁的青年激动地说。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北大,全国学联主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圣博说,弘扬五四精神,就要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只有在时代浪潮中奋进,才能将个人的一小步积累为国家的一大步。”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赵婧,就读于法国索邦大学的国家公派博士生,亲历3月习近平主席访法之旅,让这位“90后”颇多感慨:“学成之后报效国家,就是我理解的初心。”
青岛五四广场,“五月的风”雕塑,艳丽似火。
理想的火焰一经点燃,就永不熄灭;前进的脚步一旦迈出,就永不停歇。
五四百年,弹指一挥间。百年里,一个全面觉醒的民族始终奋力前行……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在神州大地回响。
法国历史学博士让·路易·里佐(Jean-Louis Rizzo)长期研究五四运动和中国。他认为,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五四精神的延续,习近平主席对年轻人的期望,和五四精神一脉相承。
北京,长城脚下,以“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已盛大开幕。
园区内外,最活跃的就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们。中国青年,向世界展示着无尽的活力与朝气、无限的希望和未来……
“唯有精神永驻”——北京蔡元培故居,进门右手墙上,一块匾上的六个大字,引人无限遐思……(记者余孝忠、翟伟、李斌、乌梦达、应强、徐冰、孙琪、萧海川、马晓冬、魏梦佳、王阳、潘革平、于跃、韩茜、郑江华、唐霁、杨一苗、任珂)
相关稿件:
百年青春心向党 矢志建功新时代——致敬中国青年运动100周年
新华社社评:青春万岁 强国有我——献给五四运动100周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部分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获奖集体风采
上一条:做好青年工作,习近平这样要求全党
上一条:100年,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