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了2012年以来的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10年来,监测地区初中和小学男女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水平逐年升高。其中,13岁的男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量最多,达到7.5cm和6.6kg;女生则是12岁增量最多,身高和体重增量分别达到6.3cm和5.8kg,二者增度均高于同年龄段全国农村学生的平均水平。
此次监测范围覆盖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99个国家试点县,监测时间为2012年至2020年。在监测对象上,每个监测县抽取10%左右的小学和初中,每个年级抽1个班级的学生。监测县、学校和学生保持相对固定,实施跟踪监测。
学生的生长迟缓率通常作为反映长期膳食营养摄入不足的主要指标。2021年监测数据显示,从生长迟缓率看,监测地区6-15岁学生生长迟缓率为2.3%,比2012年下降了5.7个百分点。
同时,监测地区初中和小学学生也存在超重、肥胖现象。2021年,监测地区这些学生的超重肥胖率为18.7%,与同期“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中的6-17岁中小学生平均超重肥胖率26.5%相比,低7.8个百分点。
2012年5月,原卫生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工作。
近日,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对2012年以来的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等开展了综合评价。
监测报告显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10年来,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平均身高、体重逐步上升;同时,生长迟缓或贫血的儿童逐步减少。
贫血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常见的营养相关疾病。随着营养改善计划的逐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生贫血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2021年,监测地区学生贫血率为12.0%,比2012年下降了4.7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学生贫血率的下降幅度达到6.0个百分点。
在具体的营养摄入方面,2021年,监测地区32.8%的中小学生每天喝牛奶等奶制品,较2014年的13.8%有较大幅度增长;50.3%的中小学生吃畜禽鱼等频率达到每周5次以上;33.3%的中小学生每天吃3种及以上新鲜蔬菜;30.8%的中小学生可以做到每天吃水果。
上一条:教育部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更有针对性促就业
上一条: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