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奔跑筑梦 努力出彩——2020年河南“最美职工”的故事
2020-08-01 08:28:34

 

  美,无处不在。为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今年2月19日,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开展2020年河南“最美职工”选树活动。

  经过宣传发动、推荐申报、评审公示,从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推选出来的10名“最美职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他们勤奋劳动、敬业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他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他们敬业创新、锐意进取,用最佳业绩报效祖国和人民。

  每一位“最美职工”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鲜活的故事,每一位“最美职工”都是中原儿女不断奔跑逐梦努力出彩的生动缩影,让我们走近“最美职工”,倾听他们的故事,与他们一起争当出彩河南人。

  抗“疫”一线的医院“美容师”

  ■海贝:河南雪绒花母婴护理有限公司月子会所总经理助理

  她叫海贝,2013年应聘到郑州圆方集团旗下的雪绒花母婴护理有限公司,从学员开始做起,先后取得育婴师、泳疗师、催乳师、国际注册营养师等资格证书。几年间,她不仅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还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春节前夕,全国疫情暴发,圆方集团紧急组建“党员突击队”到湖北各大医院病区从事保洁工作。已经是一名行政管理人员的海贝本不用冲在前线,可这位“80后”姑娘还是主动请缨,随队来到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并申请到最危险的隔离病区工作。

  每天早上六点多开始工作,身上要穿戴2层防护服、3层口罩、3层头套、3层鞋套……海贝在隔离病区要清理医疗垃圾、消毒销毁新冠肺炎患者的被褥和床单,还要背上50斤重的消毒桶对近400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清扫和消杀。

  “感觉就两个字,闷、渴。”为了节省防护服,海贝不敢吃不敢喝不敢上厕所,常常一坚持就是七八个小时。她说:“每次受不了时,我就会停下来趴在窗口。就想大口大口地吸气,其实也吸不着,权当自我安慰。”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作为最暖心的节日礼物,让海贝与我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不负嘱托,继续发扬疫情期间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海贝说。

  白衣执甲逆风行

  ■黄志昂: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功能康复科主任

  1月26日,河南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7人奔赴武汉。黄志昂就是其中一员。他来自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对口支援武汉市第四医院。而那里收治的主要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采集新冠肺炎患者的鼻咽拭子,需要近距离接触病人。过程中,如果病人咳嗽、打喷嚏,充满病毒的飞沫会直接喷溅到操作者的整个面部包括前胸。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面对危险,黄志昂没有犹豫,毅然担起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他说:“作为一名‘80后’医生,正是能干的时候,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不去担当,以后还能干什么?”

  面对严峻疫情,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已成为常态。部分医护人员甚至累倒在工作岗位而不得不退出抗“疫”一线。看到这种情况,黄志昂打破传统医护工作模式,主动向相关专家提出病房医护一体化服务的建议。“护理上的同事要给病人翻身、铺床,劳动强度大,所以我就想着帮他们分担一下。”黄志昂说,“我们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里相互帮助,才能更圆满地完成救治任务。”

  除了做好医学治疗,贴心的黄志昂还非常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每天查完房,他都会耐心地陪患者们聊聊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如今,回想起在武汉奋战的60多天,黄志昂说,患者的每一声谢谢,每一个笑脸,都让他体会到心连心的感觉,都是他们坚守下去的动力。

  真情守护每一个生命

  ■曹立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

  “今天吃饭怎么样?”“还有哪儿不舒服?”7月24日早上7点钟,曹立颖就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晨间护理、巡房、配药、扎针输液……繁琐的工作对于在护士岗位奋战了12年的“老兵”曹立颖来说,一切都得心应手。

  从2008年进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从事护理工作至今,曹立颖一直在临床一线科室默默奉献。疫情袭来,她第一个写下请战书:“医疗前线是战场,疫情面前我们是战士,在这个危难时刻,在祖国最需要医护人员之时,我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1月21日,医院感染科收治了该院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不及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曹立颖和同事们便迅速剪掉长发,换上防护服,投身到抗疫最前线。输液、治疗、抢救、送饭、打扫卫生和消毒……隔离病区的一线护理人员都是一人多责。她们每天超负荷工作,“能够好好睡上一觉”成为大家最大的心愿。

  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打赢这场硬仗,曹立颖有家不能回,面对6岁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只能强忍眼泪。在进入医院隔离病区工作的第7天,曹立颖的爷爷也因病去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曹立颖对着家的方向磕了三个头,擦干眼泪,就又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对于孩子和老人,我确实亏欠很多。可是守护每一个生命是我必须完成的任务。”她说。

  六千多人的“水电大管家”

  ■黄琪龙:信阳市财政局后勤水电维修工

  “他多年如一日照顾我们这些老人,给我们维修家电也不收费,还经常带着水果蔬菜来。”提起黄琪龙,信阳市白果树社区居民王奶奶满口夸赞。

  黄琪龙所在的白果树社区位于信阳市繁华地带,辖区居民有6000多人,居民小区以及单位家属院17个。在群众眼里,黄琪龙就是这6000多人的“水电大管家”。谁家的灯不亮了、水管爆了、下水道堵了,只要一个电话,黄琪龙就会在下班之后上门检修,不仅不收一分钱修理费,还自掏腰包给社区孤寡空巢老人买材料。

  不挣钱还贴钱给群众办事,其实黄琪龙的家境并不宽裕。2012年至今,黄琪龙一家四口一直居住在一个由澡堂改造的小房子里。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妻子没有工作,全家仅靠他一个人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虽然日子清贫,却没有动摇他乐于助人的信念。

  由于常年做水电维修,黄琪龙的手至今还有不少烫伤割伤的疤痕。在他的影响下,每逢节假日,妻子也会和他积极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两个孩子也会省下零花钱捐给慈善机构。疫情期间,一家四口更是都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黄琪龙已为社区群众义务服务10000多次。“今后我要更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身边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工作中来,让我们的社会更温暖、更和谐。”黄琪龙说。

  三十六年烈焰“炼”就火眼金睛

  ■杨金安: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铸锻公司冶炼车间五十吨电炉班班长

  凌晨一点半的中信重工厂区里一片寂静,而在重型铸锻厂冶炼车间里,熔炉却烧得火热。杨金安正带着工友赶制一批特种钢。熬夜、噪音、高温辐射……这样的工作环境对身体是极大的考验,可杨金安早就习以为常。仅靠肉眼识别,他就能判断出一炉钢水的温度和含碳量,并和控制室显示器的数据相差无几。

  冶炼炉前,一站36年,杨金安光工作手册就记了60多本,他也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炼钢宝典和创新创效的大数据库。仅凭一项火眼金睛的绝活,杨金安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约上百万元电费。

  近年来,杨金安带领的50吨电炉班,冶炼合格钢水产量已占冶炼车间总钢水量的70%。他以“6S管理”“标准化”为手段,以劳动竞赛为契机,激发班组员工干劲,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通过优化操作法,提高炉体寿命,年节约耐火材料102万元;通过加强精细化配料,实现效益900余万元;通过规范上、下注钢锭操作法,创效200余万元……杨金安凭借一股钻劲儿,创造了一个个不可能。

  2013年,厂里成立了以杨金安命名的大工匠工作室,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重大攻关课题研究10余项,主导完成课题攻关近20项,整理研究创新了一批先进的操作法。如今,除了忙工作,就是忙着传帮带,杨金安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我们热加工这帮年轻人带好,让他们的技术比我更强。”

  为生产保驾的“仪表工匠”

  ■王飞: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设计员

  “由于自动化仪表等设备是保障工厂生产稳定运行的关键,一旦发生故障,生产线马上瘫痪。这就要求仪表维修工随时待命,快速找出问题并解决,为生产保驾护航。”对于自己的工作,王飞这样说。

  王飞是2009年来到豫光金铅集团工作的,仅在仪表维修岗位上就干了8年。8年间,他每天奔走于各个厂区维修仪表设备。“懂技术、爱钻研、肯吃苦”是工友们总结他的三大特点。凭借这些特点,29岁时,他就获得中国技能大赛“中铝杯”第十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仪器仪表工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

  如今,32岁的王飞已经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变成公司技术创新的带头人。随着进口设备的引进,“洋设备有问题,找王飞”也成了工友们的共识。他说:“我喜欢钻研技术,一般会先翻译那些进口设备的语言,然后和工友们一起研究,再把它们保存下来作资料。”

  利用自己所长,王飞还积极参与修旧利废活动。从2009年至今,他对公司的废旧设备进行维修,共修理废旧自动化仪表、控制器1600多项,为企业节省700多万元,节约设备采购费、设备更换费以及人工费120多万元。

  近两年,王飞转岗从事程序设计,先后主持和参与研发了10余项科技创新项目。其中一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他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原大工匠”等称号。

  防疫一线铸忠诚

  ■程建阳:汝州市公安局三级警长基层大队大队长

  白花寄哀思,洒泪送战友。2月1日,程建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大家只能默默地与他泪别。

  面对疫情防控紧张形势,作为社会治安稳定疫情防控专班相关负责人的程建阳,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主动请缨坚持每天作为主带班,加入疫情防控排查一线。在请战书上,他这样写道:“我愿到疫情防控一线,我将勇往直前、决不退缩。”

  自大年三十,程建阳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他严格执行一级响应工作战时纪律,带领队室民警,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冲锋在前。1月28日,在工作岗位上连续鏖战5天的程建阳突发脑溢血昏迷。翻看程建阳手机的通话记录,直到昏迷前,他还给大队的同事打了五六个电话;微信里也是在提醒大家,疫情防控决不能有一丝一毫懈怠。

  1月30日,程建阳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5岁。

  从警23年,公安工作始终是程建阳的挚爱。了解程建阳的人都说,他满腔正义,疾恶如仇,对人民群众深怀感情,始终保持火热的工作状态。他曾在自己的年度工作总结中写道:“警察就是战士,只有倒在自己的战位上,才是最好的归宿……”字里行间写满了忠诚与担当。

  多年来,程建阳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被授予“全省平安建设先进个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勇往直前的“开路先锋”

  ■杨震: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组司机

  “每一次握柄都认真精准,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位,每一处细节都不能忽视,每一趟出乘都用心用责守护旅客安全。”这是杨震对自己的行车要求,更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从2003年成为一名火车司机至今,杨震先后驾驶过货运机车、客运机车、和谐号动车组以及“复兴号”动车组等11种车型。2013年成为一名动车司机后,杨震凭借着优秀的综合素质,累计担当试验高铁3785趟,配合完成30余项试验项目。

  最令杨震难忘的是,2016年7月15日,在郑徐高铁河南民权县境内,他驾驶的“金凤凰”和临线对面驶来的“蓝海豚”均以单列每小时421.9公里的速度成功交会,创下世界高铁动车组交会的“第一速”,成为当时中国铁路速度的代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公司紧急抽调86名高铁司机支援武汉。杨震义无反顾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担当郑州至长沙间值乘任务,加入战“疫”一线。作为新线“探路人”,他率先驾驶试验动车组跨越长江,先后承担6趟直通长沙的行车任务。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杨震在疫情暴发后始终没与家人团聚过,一直到任务结束,强烈的责任感让他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十多年来,杨震经历了铁路机车的迭代更新,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也先后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警徽烁烁照亮平安路

  ■王华文:濮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民警

  “我认为严格执法是每一位交警的天职。如果不对涉牌涉证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将会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王华文说。

  从开展酒驾查处工作以来,王华文先后查处侦破醉酒驾驶犯罪案件260多起,酒后驾驶1200多起,刑事拘留220多人,行政拘留860多人,有效地遏制了涉酒案件高发的势头。“铁面交警”成了同事和辖区居民送给王华文的光荣称号。

  今年41岁的王华文从警已经16年。疏导交通、纠正违章车辆、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辖区的5条主干道、13条次干道,9所中小学校以及30多家企事业单位,王华文不知走了多少遍。辖区内每个路段的交通流量及交通安全设施情况他全都了如指掌。

  “不管刮风下雨,寒来暑往总能看到王警官在我们学校路口指挥交通,为学生上下学保驾护航。”濮阳市子路小学教师房明丽对王华文赞赏有加。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交通警察,为从源头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王华文常常主动深入辖区内的中小学校以及客货运企业等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截至目前,他已经免费为大家上交通安全课18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份。受教育群众已达3万多人次。

  面对大家的褒奖,王华文说:“只有真心为群众办事,群众才会信任我们。我要再接再厉,继续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作出我们交警应有的贡献。”

  油气开发的“好猎手”

  ■王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文留采油厂地质所所长

  “这块油藏之前基本处于半废弃状态。今年年初王所长带领大家结合该油藏开发现状,编制了注采井网重构方案。两口井5月中旬投产后均获得高产油流,日产原油分别为23吨和31.6吨。”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工程师韩磊说,这全靠王库敢担当、有思路、有对策。

  油气田产量自然递减是客观规律。为了减缓递减,保持油区的稳产和上产,地质开发人员必须寻根究底、科学研判诸多资料中留下的蛛丝马迹,才能捕捉到未被开采出的剩余油气。王库就被大家称为有敏锐嗅觉的“好猎手”。

  2005年7月,王库对一个日产原油不足5吨的“鸡肋”油藏提出改进措施,日产原油量很快翻了两番。

  2006年年底,王库接管了文南油区所在的文33-5块油藏开发,区域产量由调整前的3吨跃升至30吨。

  2010年,在他的指导下,文33块沙二下油藏累计增油21500吨。

  2012年以来,王库精细研究,使文南采油管理三区累计增油10余万吨。

  39岁的王库,在油藏管理中不断创造老油藏累增油新纪录,实现连续12年稳产超产的奇迹,创效近亿元。他还探索出一条支持超低渗油藏开发的技术路线,先后完成科研成果3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培养出专业技术人才15名。

  “作为一名地质科研人员和基层党员干部,我会一如既往奋进担当,为推动油田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最大力量。”王库说。

新闻评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